杀身报国

杀身报国,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

杀身报国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ā shēn bào guó
成语简拼
SSBG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殺身報國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相关成语

近义词

杀身救国

成语接龙

1、杀身报国→国步艰难→难乎为继→继古开今→今是昔非→非分之想→想望丰采→采凤随鸦→鸦飞鹊乱→乱七八糟→糟糠之妻→妻儿老小→小廉曲谨→谨行俭用→用管窥天→天随人原→原封未动→动人心魄→魄散魂飞→飞灾横祸→祸福有命→命在朝夕→夕阳西下→下陵上替→替天行道

2、杀身报国→国富民强→强本弱末→末路穷途→途穷日暮→暮色苍茫→茫无所知→知足不辱→辱国丧师→师老兵疲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舍命于家,就死成仁,杀身报国。▲元·曾瑞《哨遍·羊诉冤》套曲

成语造句

(1)滨滨不会写成语“杀身报国”的最后一个字。

(2)成语杀身报国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3)打开本子,上面写着“杀身报国”几个大字。

(4)黄草镇中学的廖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杀身报国”。

(5)小逗写不出成语“杀身报国”,因此语文考试才98分。

(6)羽彤姐姐给雨琦和晗语讲解了“杀身报国”的历史故事。

(7)舍命于家,就死成仁,杀身报国。见元·曾瑞《哨遍·羊诉冤》套曲。

(8)前往虎跳初级中学的路上,霰肃哥哥给水鑫和红娟讲解了『杀身报国』的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国,致一人于尧舜。』

分字解释

报国

报国:[bàoguó] 为国家竭诚效力。精忠报国。

杀:shā 1、<动>杀死;弄死。《寡人之于国也》:『是何异于刺人而之。』《陈涉世家》:『陈胜佐之,并杀两尉。』2、<动>战斗;搏斗。《教战守策》:『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3、<动>衰败;败坏。《秋声赋》:『物过盛而当杀。』黄巢《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4、<副>形容程度深。《智取生辰纲》:『这样天气热,兀的不晒杀人。』5、<动>削;消除。《后汉书·吴祐[音yòu]传》:『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杀青] (1)泛指书籍定稿。(2)洗掉浸烂后的竹青。[杀字] 收笔。

身:shēn 1、<名>人或动物的躯干。《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2、<名>整个身躯。《狼》:『身已半入,止露尻尾。』3、<名>自身;本身;自己。《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4、<副>亲自。《隆中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5、<名>一生;生命。《陟江》:『固将重昏而终身。』《五人墓碑记》:『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6、<名>同『娠』,身孕。《与妻书》:『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报:bào 1、<动>断狱,判决罪人。《韩非子·五蠹》:『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2、<动>报恩;报答。《陈情表》:『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3、<动>报仇;报怨。《荆轲刺秦王》:『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4、<动>答复;回信。《廉颇蔺相如列传》:『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西门豹治邺》:『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5、<动>到……去,前往。《孔雀东南飞》:『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国:guó 1、<名>国家。《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2、<名>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寡人之于国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者。』3、<名>国都;京都。《殽之战》:『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岳阳楼记》:『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4、<名>地方;地域。《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杀:《辰集下·殳字部》《唐韵》所八切《集韵》《韵会》《正韵》山戛切,□音煞。《说文》戮也。《周礼·春官》内史掌王之八柄之法,以诏王治。五曰杀。〈疏〉太宰有诛无杀。此有杀无诛者,诛与杀相因,见为过不止,则杀之也。又《秋官》掌戮,掌斩杀贼谍而搏之。〈注〉斩以鈇钺,杀以刀刃。又《尔雅·释诂》杀,克也。《郭注》隐元年公羊传曰:克之者何,杀之也。又获也。《礼·王制》天子杀,则下大绥。诸侯杀,则下小绥。大夫杀,则止佐车。〈注〉杀,获也。又同死。《孟子》凶年不能杀。又忘也。《庄子·大宗师》杀生者不死。〈注〉李轨云:杀,犹亡也。亡生者不死也。崔云:除其营生为杀生。又薙草曰杀。《礼·月令》利以杀草。又霜杀物曰杀。《春秋·僖三十三年》陨霜不杀草。《左传·桓五年》始杀而尝。又以火炙简为杀青。《后汉·吴佑传》欲杀青□,以写经书。〈注〉杀青者,以火炙□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为汗青,义见《刘向·别录》。又矢名。《周礼·夏官·司弓矢》杀矢、鍭矢,用诸近射田猎。〈注〉杀矢,言中则死。又《考工记》冶氏为杀矢,刃长寸,围寸,铤十之。又刷也。《释名》摩挲犹抹杀。又《集韵》《韵会》□桑葛切,音萨。散貌。《史记·仓公传》望之杀然黄。〈注〉徐广曰:杀,苏葛反。正义曰:苏亥反。又扫灭之也。《前汉·谷永传》未杀灾异。又骚杀,下垂貌。《张衡·东京赋》飞流苏之骚杀。又《集韵》私列切,音薛。与□同。蹩□,旋行貌。《庄子·马蹄篇》蹩躠为仁。向崔本作弊杀。又《广韵》《集韵》《韵会》□所界切,音铩。降也,减削也。《周礼·秋官·象胥》国新杀礼,凶荒杀礼。《礼·大传》五世而缌杀同姓也。又《礼器》礼不同,不丰不杀。又《正韵》所卖切,音晒。义同。又毛羽敝曰杀。《诗·豳风·予羽谯谯传》谯谯,杀也。又《周礼·天官·疡医》劀杀之剂。〈注〉杀谓以药食其恶肉。又噍杀,音也。《礼·乐记》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注〉噍则竭而无泽,杀则减而不隆。又剪缝也。《论语》非帷裳,必杀之。亦作□。又韬屍之具,上曰质,下曰杀。《仪礼·士丧礼》□杀,掩足。又疾也。《白居易·半开花诗》西日凭轻照,东风莫杀吹。《自注》杀,去声。《正字通》今乐府家有元杀、旁杀之别,元人传奇《白鹤子》一杀、二杀即其遗声也。俗读生杀之杀,非。《集韵》或作閷煞。又《集韵》《韵会》□所例切,音□。亦降也。又《集韵》式吏切,音试。同弑。《前汉·高帝纪》项羽放杀其主。〈注〉杀,当作弑。又《班固·西都赋》掎僄狡,□猛噬,脱角挫脰,徒搏独杀。〈注〉杀,亦叶式吏切。又叶色栉切,音瑟。《梁肃·兵箴》传美干戈,易载以律。古之睿知,神武不杀。又叶式列切,音设。《束皙·近游赋》系复襦以御冬,胁汗衫以当热。帽引四角之缝,裙为数条之杀。杀,一作□。考证:(《后汉·吴佑传》欲杀青□,以写经书。〈注〉杀青者,以火炙□令汗,取其青,易书,后不蠹,谓之杀青。)谨照原文后改复。

身:《酉集中·身字部》《唐韵》失人切《集韵》《韵会》《正韵》升人切,□音申。《说文》躬也,象人之身。《尔雅·释诂》我也。〈疏〉身,自谓也。《释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广韵》亲也。《九经韵览》躯也。总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又《系辞》近取诸身。《书·伊训》检身若不及。《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又《诗·大雅》大任有身。〈传〉身,重也。〈笺〉重为怀孕也。〈疏〉以身中复有一身,故言重。又告身。《唐书·选举志》拟奏受皆给以符,谓之告身。又《史记·西南夷传》身毒国。〈注〉索隐曰:身音捐。又《韵补》叶尸连切。《杨方·合欢诗》我情与子合,亦如影追身。寝共织成被,絮用同功绵。

报:《丑集中·土字部》《唐韵》博耗切《集韵》《韵会》博号切,□保去声。复也,酬也,答也。《诗·郑风》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礼·郊特牲》报本反始。〈注〉谢其恩之谓报,归其功之谓反。《史记·范睢传》睚睚之怨必报。又告也。《前汉·吴王传》无文书,口报。《天宝遗事》新进士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又犹合也。《礼·丧服小记》下殇小功带澡麻,不绝本,诎而反以报之。又论囚曰报。《前汉·张汤传》爰书论讯鞫报。又下婬上曰报。《左传·宣三年》郑文公报郑子之妃曰□嬀。〈注〉郑子,文公叔父子仪也。《汉律》婬季父之妻曰报。又与赴通。《礼·丧服小记》报葬者报虞。〈注〉报,读为赴,急疾之义。虞以安神,不可缓也。本作□。

国:《丑集上·囗字部》(古文)囗囶圀《唐韵》古或切《集韵》骨或切,□觥入声。《说文》邦也。《周礼·夏官·量人》掌建国之法,以分国为九州。又《冬官·考工记》匠人营国,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礼·王制》五国以为属,十国以为连,二十国以为卒,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孟子》大国,地方百里,次国,地方七十里,小国,地方五十里。又《周礼·地官·掌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注〉山国多山者,土国平地也,泽国多水者。又灭人之国曰胜国。《左传注》胜国者,绝其社稷,有其土地也。又九州之外曰外国。亦曰绝国。《后汉·班超传》君侯在外国三十余年。〈又〉远处绝国。又两国相距曰敌国。《孟子》敌国不相征也。又外国来附者曰属国。《李陵·答苏武书》闻子之归位,不过典属国。〈注〉典,掌也。即掌属国之事者。又城郭国,行国。《宋程大昌备北边对》汉西域诸国,有城郭国,有行国。城郭国,筑城为守者,行国不立城,以马上为国也。又姓。《姓苑》太公之后。齐有国氏,世为上卿,宋有国卿。又囯,《正字通》俗国字。囻,同国,民国期间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