搔着痒处

搔着痒处,比喻正合心意,痛快之至。

搔着痒处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āo zhe yǎng chù
成语注音
ㄙㄠ ㄓㄠˊ ㄧㄤˇ ㄔㄨˋ
成语简拼
SZYC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搔着癢處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正合心意,痛快之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话说到点子上

相关成语

近义词

搔到痒处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鲁迅《朝花夕拾·》

(2)…恰好王媪说起马秀才,分明是饥时饭,渴时浆,正搔着痒处。苍头回去察知常何,常何大喜,即刻道人备马来迎。——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成语造句

(1)成语「搔着痒处」是一个动宾式成语。

(2)成语搔着痒处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3)迪迪写不出成语“搔着痒处”,因此期中考试才98分。

(4)记事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搔着痒处”几个大字。

(5)枧槽初级中学的梁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搔着痒处”。

(6)潘姐姐给沁沁和都都讲解了“搔着痒处”的成语典故。

(7)小红不会写成语“搔着痒处”的最后一个字。

(8)小报出面说心坎里的话,搔着痒处的话,由是而乱臣贼子惧,附耳相告曰:小报在骂我乎?小报在骂我乎?

(9)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

(10)论常何官职,也该具奏,正欲访求饱学之士,请他代笔,恰好王媪说起马秀才,分明是饥时饭,渴时浆,正搔着痒处。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唐·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分字解释

搔:sāo 1、<动>挠,用手指甲轻抓。《盐铁论·利议》:『议论无所依,如膝痒而搔背。』2、<动>通『骚』,动乱;扰乱。《三国志·吴书·陆凯传》:『既不爱民,务行威势,所在搔扰,更为烦苛。』

着:zhuó 1、<动>附着。《游黄山记》:『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2、<动>穿着。《木兰诗》:『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3、<名>穿戴的东西。《桃花源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4、<动>击中。《陈州粜米》:『恰便似轰雷着顶。』5、<动>用。《高祖还乡》:『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6、<动>使;派。《窦娥冤》:『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7、<动>叫,表示命令语气。《陈州粜米》:『我着你休言语。』zhóo 1、<动>遭到;受到。陆游《卜算子·咏梅》:『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2、<介>被。袁去华《雨中花》:『两鬓青青,尽着吴霜偷换。』3、<形>合适;恰当。王道父《道父山歌》:『种田不收一年辛,取妇不着一生贫。』zhāo<名>比喻计策。《水浒传》:『三十六着,走为上着。』zhé<助>紧接动词后,表示动作状态的延续。关汉卿《沉醉东风》:『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着处] 处处。

痒:yǎng皮肤或黏膜受到轻微刺激时引起的想挠的感觉。皮肤被蚊、蚤、虱等咬过,或者接触细毛或某些化学药品,都会发痒。

处:chǔ 1、<动>停留,止息。《孙子·军事》:『是故卷甲而遁,日夜不处。』2、<动>住,居住。《岳阳楼记》:『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3、<动>闲居,隐居。《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4、<动>相处。《<指南录>后序》:『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5、<动>处置,处理。《孔雀东南飞》:『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赤壁之战》:『愿将军量力而处之。』chù 1、<名>处所,地方。《垓下之战》:『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过秦论》:『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处妇] 居家之妇。[处妾] 宫中的童女。[处士] 1.有德才而隐居不愿作官的人。《荀子·非十二子》:『古之所谓处者,德盛者也,能静者也。』2.未做官的士人。《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3.星名,即少微。《晋书·天文志上》:『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处治] 处方治病。[处子] 1.处女。范晔《后汉书·张衡传》:『鸣鹤交颈,雎鸠相和。处怀春,精魂回移。』2.处士。《后汉书·逸民传序》:『自后帝德稍衰,邪嬖当朝,处耿介,羞与卿相等列。』

搔:《卯集中·手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苏曹切,音骚。《说文》刮也。《增韵》手爬也。《诗·邶风》搔首踟蹰。《礼·内则》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注〉抑按搔摩也。《前汉·枚乗[音chéng]传》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注〉搔,谓抓也。又与骚通。《吴志·陆凯传》所在搔扰,更为烦苛。《集韵》或作□。又侧绞切,音爪。手足甲也。与蚤同。《仪礼·士虞礼》沐浴栉搔翦。通作爪。又先到切,音噪。与□同。攫搏也。互见前八画增字。

着:《申集上·草字部》《集韵》《韵会》《正韵》□陟虑切,音箸。《博雅》明也。《中庸》形则着。《晏子·谏上篇》君之德着而彰。又《管子·立政篇》十二月一着。〈注〉着,标着也,使傰曹署着其名。《周礼·典妇功注》书其贾而着其物。又《前汉·景帝纪》廷尉与丞相更议着令。〈注〉着音着作之着。《晋书·职官志》魏太和中,诏置着作郞,於此始有其官。又《小尔雅》思也。又与贮通。《家语》子贡废着鬻财於曹、鲁之间。〈注〉着,居也。又《诗·齐风》俟我于着乎而。〈传〉门屏之间曰着。又《左传·昭十二年》若不废君命则固有着矣。〈注〉着,位次也。《前汉·五行志》朝内列位有定处,所谓表着也。又《广韵》直余切,音除。《尔雅·释天》太岁在戊曰着雍。《韵会》表着之着亦音除。又《羣经音辨》药草也。《尔雅·释草》味。荎着。〈注〉音储。又《类篇》陟略切,音芍。被服也。《晋书·宣帝纪》关中多蒺□,帝使军士二千人着软材平底木屐前行。又《仪礼·士丧礼》幎目用缁,方尺二寸,□里着组系。〈注〉着,充之以絮也。《韩诗外传》士褐衣縕着,未甞完也。又《集韵》直略切,音擆。《吴越春秋》从阴收着,望阳出粜。〈注〉着。置也。又《类篇》附也。《前汉·贾谊传》黑子之着面。又《礼·明堂位》着,殷尊也。〈注〉着地无足。又《前汉·张骞传》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其俗土着。《师古注》土着,谓有城郭常居,不随畜牧移徙。《后汉·李忠传》流民占着者五万余口。《直音》俗作着。考证:(《前汉·食货志》黑子之着面。)谨按食货志无此语,食货志改贾谊传。

痒:《午集中·疒字部》《唐韵》似阳切《集韵》徐羊切,□音详。《说文》疡也。又《集韵》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阳。《博雅》痒,病也。《诗·小雅》癙忧以痒。〈传〉痒,病也。又《大雅》稼穑卒痒。又与疡同。创也。《周礼·天官·疾医》夏时有痒疥疾。《后汉·律历志》春分,晷长七尺二寸四分,当至不至,多病耳痒。又《广韵》余两切《集韵》以两切《韵会》下朗切,□音养。《玉篇》痛痒也。《广韵》皮痒。《集韵》肤欲搔也。《抱朴子塞难卷》人不能自知其体老少痛痒之何故。又《集韵》或作痒。通作养。详后痒字注。又《集韵》弋亮切,音漾。创也。

处:《申集中·虍字部》《唐韵》昌与切《集韵》《正韵》敞吕切,□音杵。《玉篇》居也。《诗·王风》莫或遑处。又止也。《诗·召南》其后也处。《广韵》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诗·大雅》于时处处。又归也。《左传·襄四年》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又分别也。《晋书·杜预传》处分既定,乃启请伐吴之期。又制也。《晋书·食货志》人间巧伪滋多,虽处以严□,而不能禁也。又姓。《前汉·艺文志》《处子》九篇。《师古注》《史记》云:赵有处子。《广韵》《风俗通》云:汉有北海太守处兴。又州名。《一统志》晋属永嘉郡,隋置处州。又《广韵》读去声,昌据切。所也。《诗·邶风》爰居爰处,爰丧其马。《鲁语》五□三次。〈注〉次,处也。三处,野、朝、市也。又《集韵》居御切。通据。人名,齐有梁丘处。又通杵。《公羊传·僖十二年》□侯处臼卒。〈注〉《左传》作杵臼。《说文》作処。《广韵》俗作□。考证:(《诗·王风》其后也处。)谨照原书王风改召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