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师辱国

丧师辱国,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

丧师辱国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àng shī rǔ guó
成语注音
ㄙㄤˋ ㄕㄧ ㄖㄨˇ ㄍㄨㄛˊ
成语简拼
SSRG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喪師辱國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军队损失,国家蒙受耻辱。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相关成语

近义词

辱国丧师

成语接龙

1、丧师辱国→国无二君→君子三戒→戒奢宁俭→俭以养廉→廉泉让水→水秀山明→明刑不戮→戮力一心→心凝形释→释知遗形→形槁心灰→灰容土貌→貌似强大→大打出手→手高眼低→低吟浅唱→唱对台戏→戏彩娱亲→亲如骨肉→肉袒牵羊→羊肠小道→道远知骥→骥子龙文→文章宿老

2、丧师辱国→国无宁日→日濡月染→染翰成章→章决句断→断怪除妖→妖不胜德→德隆望重→重整旗鼓→鼓舌扬唇→唇鎗舌剑→剑及履及→及笄年华→华屋山丘→丘山之功→功成行满→满面红光→光前絶后→后顾之忧→忧形于色→色胆包天→天马行空→空洞无物→物归原主→主一无适

3、丧师辱国→国之干城→城门鱼殃→殃及池鱼→鱼沉雁静→静观默察→察见渊鱼→鱼沉鸿断→断缐鹞子→子为父隐→隐恶扬善→善眉善眼→眼笑眉舒→舒眉展眼→眼高手低→低情曲意→意气自如→如鱼似水→水阔山高→高阳酒徒→徒劳无益→益寿延年→年头月尾→尾生抱柱→柱天踏地

4、丧师辱国→国富兵强→强干弱枝→枝分叶散→散灰扃户→户枢不蠹→蠹国耗民→民保于信→信及豚鱼→鱼肉百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同寻常→常胜将军→军临城下→下马冯妇→妇人醇酒→酒病花愁→愁潘病沉→沉谋研虑→虑周藻密

5、丧师辱国→国破家亡→亡不待夕→夕惕若厉→厉行节约→约法三章→章决句断→断羽绝鳞→鳞次栉比→比屋可封→封胡遏末→末如之何→何郎傅粉→粉面油头→头昏眼晕→晕头转向→向风慕义→义正辞约→约定俗成→成千成万→万死一生

6、丧师辱国→国士无双→双宿双飞→飞短流长→长傲饰非→非同儿戏→戏彩娱亲→亲痛仇快→快心满意→意乱心忙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为了激励士气,凡是丧师辱国的文武官员,都要严办。』

成语造句

(1)老观中学的化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丧师辱国”。

(2)练习本的第三页赫然是“丧师辱国”几个大字。

(3)千叶姐姐给维嘉和侯琛讲了“丧师辱国”的历史故事。

(4)小飞写不出成语“丧师辱国”的拼音。

(5)小红不会写成语“丧师辱国”的最后一个字。

(6)在去往黄石市江北学校的路途中,家哲叔叔给宋彤和汤婧讲解了『丧师辱国』的历史故事。

(7)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为了激励士气,凡是丧师辱国的文武官员,都要严办。』。

(8)前日正被蔡京、童贯、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哥哥覆军杀将,丧师辱国,大肆诽谤,欲皇上加罪。

(9)明军所以丧师辱国,遭此惨败,主要原因是明朝政府政治腐败,鼠偷狗盗之辈充斥朝廷,这些腐朽势力结党营私,掣肘前线军务。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七回:『前日正被蔡京、童贯、高俅在天子面前,劾奏你的哥哥宋先锋复军杀将,丧师辱国,大肆诽谤,欲皇上加罪。』

分字解释

辱国

辱国:[rǔguó] 使国家蒙受耻辱。

丧:sàng 1、<动>丧失;失去。《鱼我所欲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动>丧亡;灭亡。《六国论》:『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3、<动>葬;安葬。《寡人之于国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sāng<名>丧事。《殽之战》:『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师:shī 1、<名>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二千五百人一师。泛指军队。《烛之武退秦师》:『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2、<名>老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3、<名意动>以……为师;向……学习。《师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4、<动>学习;效法。《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5、<名>有专门知识或技艺的人。《石钟山记》:『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6、<名>对宗教徒的尊称。多指佛教徒的。

辱:rǔ 1、<名>耻辱。《岳阳楼记》:『宠辱皆忘,把酒临风。』2、<形>可耻。《五人墓碑记》:『其辱人贱行也,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3、<动>辱没;受屈辱。《马说》:『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4、<动>侮辱;欺辱。《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5、<动>玷辱;辜负。《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6、<副>谦词。用于客套,意思是由于自己使对方受屈辱,可译为『承蒙』、『屈尊』、『劳驾』等。《报任安书》:『曩者辱赐书。』《殽之战》:『君何辱讨焉?』

国:guó 1、<名>国家。《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2、<名>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寡人之于国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者。』3、<名>国都;京都。《殽之战》:『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岳阳楼记》:『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4、<名>地方;地域。《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丧:《丑集上·口字部》《广韵》《正韵》苏浪切《集韵》《韵会》四浪切,□桑去声。《玉篇》亡也。又《正韵》失位也。《论语》二三子何患於丧乎。〈注〉丧,失位也。《左传·昭二十四年》昭公曰:丧人不佞。又《广韵》息郞切《集韵》《韵会》《正韵》苏郎切,□音桑。《正韵》持服曰丧。《礼·檀弓》故孔氏之不丧出母,自子思始也。〈又〉子夏丧其子,而丧其明。《释文》上丧字平声,下丧字去声。又《广韵》丧,器也,今谓之柩。《礼·曲礼》送丧不踰境。又姓。《广韵》楚大夫丧左。《说文》本作□。《广韵》亦作□。

师:《寅集中·巾字部》《唐韵》疏夷切《集韵》《韵会》霜夷切《正韵》申之切,□音狮。《尔雅·释诂》衆[音zhòng]也。《释言》人也。《郭注》谓人衆[音zhòng]也。又天子所居曰京师。《诗·大雅》惠此京师。《公羊传·桓九年》京师者,大衆[音zhòng]也。又《说文》二千五百人为师。《周礼·地官》五旅为师。〈注〉二千五百人。《诗·大雅》周王于迈,六师及之。〈传〉天子六军。〈疏〉春秋之时,虽累万之衆[音zhòng],皆称师。诗之六师,谓六军之师。《易·师卦注》多以军为名,次以师为名,少以旅为名。师者,举中之言。又《玉篇》范也。敎人以道者之称也。《书·泰誓》作之师。《礼·文王世子》出则有师。师也者,敎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又《玉篇》象他人也。《增韵》法也,效也。《书·臯陶谟》百僚师师。〈传〉师师,相师法。又长也。《书·益稷》州十有二师。〈注〉师,长也。又神名。《周礼·春官》以槱燎祀风师雨师。〈注〉风师,箕也。雨师,毕也。《屈原·离骚》雷师告余以未具。〈注〉雷师,丰隆也。又国名。《史记·大宛传》楼兰姑师。〈注〉二国名。姑师,即车师也。又县名。《后汉·郡国志》河南尹有匽师。〈注〉帝喾所都。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皥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少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於鸟,为鸟师,而鸟名。《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又师得,宫名。《前汉·扬雄传》枝鹊露寒,棠黎师得。〈注〉师古曰:师得宫,在栎阳界。又兽名。与狮通。《前汉·西域传》乌弋山出师子。又姓。《前汉·师丹传》丹,琅琊东武人,哀帝时为大司空。又右师,左师,俱复姓。考证:(《释名》人也。〈注〉谓人衆[音zhòng]为师。)谨照原书释名改释言。下改郭注谓人衆[音zhòng]也。(《公羊传·桓九年》京师者,衆[音zhòng]大也。)谨照原文衆[音zhòng]大改大衆[音zhòng]。(《书·大禹谟》百僚师师。)谨照原书大禹谟改臯陶谟。(《书·益稷》州有十二师。)谨照原文有十改十有。(《周礼·春官》以槱燎祭风师雨师。)谨照原文祭改祀。(《扬雄·甘泉赋》枝鹊露寒,棠黎师得。)谨按此非甘泉赋中语,改前汉扬雄传。

辱:《酉集下·辰字部》《唐韵》而蜀切《集韵》儒欲切,□音蓐。《广韵》耻也。《礼·曲礼》孝子不登危,惧辱亲也。又污也。《左传·襄三十年》使吾子辱在涂泥久矣。又屈也。《礼·曲礼》君言至,则主人出拜君言之辱。〈注〉屈辱尊命之临也。又戮也。《说文》辱,从寸,在辰下。失耕时於封疆上戮之也。又姓,见《姓苑》。

国:《丑集上·囗字部》(古文)囗囶圀《唐韵》古或切《集韵》骨或切,□觥入声。《说文》邦也。《周礼·夏官·量人》掌建国之法,以分国为九州。又《冬官·考工记》匠人营国,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礼·王制》五国以为属,十国以为连,二十国以为卒,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孟子》大国,地方百里,次国,地方七十里,小国,地方五十里。又《周礼·地官·掌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注〉山国多山者,土国平地也,泽国多水者。又灭人之国曰胜国。《左传注》胜国者,绝其社稷,有其土地也。又九州之外曰外国。亦曰绝国。《后汉·班超传》君侯在外国三十余年。〈又〉远处绝国。又两国相距曰敌国。《孟子》敌国不相征也。又外国来附者曰属国。《李陵·答苏武书》闻子之归位,不过典属国。〈注〉典,掌也。即掌属国之事者。又城郭国,行国。《宋程大昌备北边对》汉西域诸国,有城郭国,有行国。城郭国,筑城为守者,行国不立城,以马上为国也。又姓。《姓苑》太公之后。齐有国氏,世为上卿,宋有国卿。又囯,《正字通》俗国字。囻,同国,民国期间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