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开泰

三阳开泰,《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三阳开泰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ān yáng kāi tài
成语注音
ㄙㄢ ㄧㄤˊ ㄎㄞ ㄊㄞˋ
成语简拼
SYKT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三陽開泰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称颂岁首的吉祥话

相关成语

近义词

三阳交泰

成语接龙

1、三阳开泰→泰山北斗→斗唇合舌→舌锋如火→火烧眉毛→毛骨耸然→然糠自照→照本宣科→科头箕踞→踞炉炭上→上方宝剑→剑树刀山→山崩水竭→竭诚尽节→节用爱民→民心不壹→壹败涂地→地狱变相→相机行事→事必躬亲→亲如骨肉→肉袒面缚→缚舌交唇→唇枪舌剑→剑拔弩张

2、三阳开泰→泰山压顶→顶天踵地→地主之仪→仪表不凡→凡桃俗李→李白斗酒→酒馀茶后→后来居上→上溢下漏→漏洞百出→出生入死→死里逃生→生死关头→头痛脑热→热火朝天→天灾地妖→妖不胜德→德浅行薄→薄寒中人→人穷志短→短绠汲深→深山老林→林下清风→风雨如晦

3、三阳开泰→泰山压顶→顶踵捐糜→糜躯碎首→首尾共济→济世救人→人人自危→危言覈论→论长道短→短兵接战→战战惶惶→惶惶不安→安时处顺→顺风驶船→船坚炮利→利灾乐祸→祸从天降→降心下气→气骄志满→满不在意→意转心回→回文织锦→锦囊还矢→矢口狡赖→赖有此耳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设此三羊,以应开泰之言,唤做『三阳开泰』,破解你师之否塞也。▲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一回

(2)…甚?』功曹道:『设此三羊,以应开泰之言,唤做三阳开泰,破解你师之否塞也。』行者恨恨的要打,见有此意…——明·吴承恩《西游记》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三阳开泰”几个大字。

(2)大港第七中学的陆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三阳开泰”。

(3)计姐姐给小豆和抗抗讲了“三阳开泰”的成语故事。

(4)小嘟写不出成语“三阳开泰”,导致语文测试才97分。

(5)小朦不会写成语“三阳开泰”的最后一个字。

(6)祝福大家,大富大贵,百事大吉,时运亨通,三阳开泰,祝福祖国,国泰民安。

(7)一山世界;二花叠开;三阳开泰;四海鼎沸;五蕴皆空;六道轮回;七窍玲珑;八万四千;九天仙境。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分字解释

三:sān 1、<数>三;第三。2、<数>再三;多次;多(年)。《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尺] (1)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2)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三辅] 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三宫] (1)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2)三个星座。明(3)堂、辟雍、灵台。(4)皇帝、太后、皇后。[三军] (1)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2)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3)全军,通称军队。

阳:yáng 1、<名>太阳;阳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乃暴以秋阳,威以夏日。』2、<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3、<形>温暖。《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4、<动>装作;假装。《记王忠隶公翱事》:『皆阳应曰:「诺」。』5、<名>古代哲学概念,与『阴』相对。

开:kāi 1、<动>开(门);(把门)打开。《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山市》:『窗扉皆洞开。』2、<动>打开;开启。《过秦论》:『秦人开关延敌。』《左忠毅公逸事》:『公辨其声,目不可开。』《阿房宫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引] <动使动>使……舒畅;使……展开。《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动>(花)开;开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动>开辟;扩展。《荀子·富国》:『节其流,开其源。』5、<动>散开;消散。《岳阳楼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6、<动>开拓;开垦。《归园田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物竞天择》:『而矿事日辟,掘地开山,多得古禽兽遗蜕。』《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7、<动>创始;开创。《<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8、<动>开设;设置。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权在营前开了个茶洒店。』《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9、<动>分开;分离。《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10、<动>发表;提出。《赤壁之战》:『不复料其虚实,便开开此议。』11、<动>发射。《冯婉贞》:『三保见敌势可乘,争挥帜曰:「开火!」』[开济] 创业济时。《蜀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老臣心。』[开罪] 冒犯得罪。

泰:tài 1、<名>《易经》六十四卦之一,象天地相交、通顺,与『否』相对,表示亨通、幸运等。《孔雀东南飞》:『先嫁得府史,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2、<形>大方;不吝啬。《荀子·议兵》:『凡虑事欲孰而用才欲泰。』3、<形>骄纵;奢侈。《叔向贺贫》:『及恒子,骄泰奢侈。』4、<形>大。《汉书·食货志》:『收泰半之赋。』5、<形>通『太』。最;极。《淮南子··原道》:『泰古二皇。』[又] 过分;过于。《庄子·渔父》:『不泰多事乎?』[泰山北斗] 语出《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云。』后用以比喻某一方面负有名望为当世所敬仰的人。亦作『泰斗』、『山斗』。

三:《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弎《唐韵》《集韵》《韵会》苏甘切《正韵》苏监切,□飒平声。《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数始於一,终於十,成於三。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凡兵无过三其身。又《左传·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慎,务三而已。一择人,二因民,三从时。又《晋语》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语》人三为衆[音zhòng],女三为粲,兽三为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汉复姓。屈原之后有三闾氏,三饭尞之后有三饭氏,三州孝子之后有三州氏。又去声。《韵会》苏暂切。《论语》三思而后行。又本作参。《博雅》参,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参分其股围。《前汉·□法志》秦造参夷之诛。□与三同。又《韵补》叶疏簪切,音森。《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三兮。下叶今。叁。

阳:《戌集中·阜字部》与阳同。见《字汇补》□字注。(阳)(古文)《唐韵》与章切《集韵》《韵会》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羊。《玉篇》营天功,明万物谓之阳。《说文》高明也。又日也。《诗·小雅》湛湛露斯,匪阳不曦。〈传〉阳,日也。《左传·文四年》天子当阳。《礼·祭义》殷人祭其阳。〈注〉阳谓日中时也。《孟子》秋阳以暴之。又《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注〉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又《玉篇》双也。又月建。《尔雅·释天》十月为阳。《诗·小雅》岁亦阳止。又《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注〉气清而温阳。又《尔雅·释天》太岁在癸曰昭阳。又五月五日曰端阳,九月九日曰重阳,见《月令广义》。又《尔雅·释山》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诗·大雅》度其夕阳。〈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又水北也。《诗·大雅》在洽之阳。《谷梁传·僖二十八年》水北为阳。又《释名》丘高曰阳丘,体高近阳也。又《诗·豳风》我朱孔阳。〈传〉阳,明也。又《玉篇》清也。又《诗·周颂》龙旗阳阳。〈传〉阳阳,言有文章也。又《诗·王风》君子阳阳。〈传〉阳阳,无所用其心也。又《周礼·地官·大司徒》以阳礼敎让,则民不争。〈注〉阳礼谓乡射饮酒之礼。又国名。《春秋·闵二年》齐人迁阳。〈注〉阳,国名。《战国策》塞漏舟而轻阳侯之波。〈注〉博物志,晋阳国侯溺水,因为大海之神。又《春秋·昭十二年》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注〉阳即唐,燕别邑,中山有唐县。又县名。《史记·高祖纪》西过高阳。〈注〉属□留。又关名。《前汉·西域传》去阳关七千八百二里。又《左传·昭二十四年》公孙于齐,次于阳州。又阳城,山名。汉为县,属颍川郡。又古帝号。《史记·五帝纪》帝颛顼高阳氏。又《释名》立人,象人立也。或曰阳门,在前曰阳,两旁似门也。又《玉篇》伤也。又《庄子·达生篇》西北方之下者,则泆阳处之。〈注〉泆阳,鬼名。又《抱朴子·登涉篇》山中树能人语者,非树能语也,其精为之,名曰云阳。又昌阳,菖蒲别名。《韩愈·进学解》昌阳引年。又姓。《史记·司马相如子虚赋》阳子骖[音cān]乗[音chéng]。〈注〉古仙人阳陵。《广韵》周景王封少子於阳樊,后裔因邑命氏。又汉复姓,有二十二氏:欧阳、高阳、青阳、孙阳、子阳、周阳、泾阳、偪阳、梗阳、戏阳、鲑阳、叶阳、陵阳、鲜阳、栎阳、濮阳、太阳、老阳、安阳、成阳、朱阳、索阳。又通作扬。《礼·玉藻》盛气颠实扬休。〈注〉颠,读为阗。扬,读为阳。盛身中之气,使之阗满其息,若阳气之体物也。《释名》阳,扬也,气在外发扬也。又与佯同。《礼·檀弓》阳若善之。《前汉·高帝纪》阳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又音肠。《尔雅·释诂》阳,予也。〈注〉鲁诗云:阳如之何,今巴濮之人自呼阿阳。〈疏〉汉书艺文云:鲁申公为诗训,故是为鲁诗。其经云:阳如之何,申公以阳为予,故引之。《释文》阳,音肠。《五音集韵》俗作□。《字汇》俗作阦。《字汇补》亦作□阳氜。

开:《戌集上·门字部》《广韵》苦哀切《集韵》《韵会》丘哀切,□音侅。《说文》张也。《广韵》解也。《韵会》启也。《尔雅·释言》辟也。又《五音集韵》通也。《易·乾卦疏》亨通也。会合万物,令使开通而为亨也。又发也。《礼·学记》故君子之敎喻也。开而勿达。〈注〉开谓发头角。〈疏〉但为学者,开发大义头角而已。又释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诸卦及爻,皆从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开释之。《书·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劝,开释无辜,亦克用劝。又《韵会》条□也。又始也。《后汉·冯衍传》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注〉开、发,皆始也。《礼·檀弓》曩者尔心或开予。〈注〉开,谓谏争有所发起。又星名。《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注》春秋运斗极云:斗第六开阳。又《集韵》州名。本汉朐□县地,后魏置开州镇。又县名。《史记·高祖纪》与偕攻开封。又《功臣年表》开封侯陶舍。〈注〉县名。属河南。又《集韵》人名。《左传·襄二十三年》曹开御戎。〈注〉齐臣。又《韵会》姓也。又《集韵》通作闓。详闓字注。又《集韵》轻烟切,音牵。山名。在雍州。通作汧。又《韵补》叶音亏。《谢惠连·捣衣篇》盈箧自余手,幽缄□君开。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又叶音欺。《左思·蜀都赋》宣化之闼,崇礼之闱。华阙双邈,重门洞开。《说文》开本字。考证:(《集韵》轻烟切,音牵。山名。在雍州。通作沂。)谨照原文沂改汧。

泰:《巳集上·水字部》(古文)夳《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盖切,音太。《说文》滑也。又大也。《前汉·郊祀歌》扬金光,横泰河。又通也。《易·泰卦》天地交泰。又甚也。《诗·小雅》昊天泰怃。又宽也,安也。《论语》君子泰而不骄。又侈也。《晋语》恃其富宠以泰於国。又丘名。《尔雅·释丘》右陵泰丘。又风名。《尔雅·释天》西风谓之泰风。〈注〉西风成物,物丰泰也。又山名。《尔雅·释山》泰山为东岳。又有小泰山,在朱虚县,汶水所出。又州名。本晋海陵郡,今属扬州府。又泰安州,本唐泰州,属济南府。俱见《广舆记》。又泽名。《山海经》瀤泽之水,东北流,注于泰泽。又社名。《蔡邕·独断》天子之宗社曰泰社。又尊名。《礼·明堂位》泰,有虞氏之尊也。又《韵补》叶他计切,音替。《曹植·七启》元化参神,与灵合契。惠泽播於黎苗,威灵镇乎无外。超隆平於殷周,踵羲皇而齐泰。《说文》亦省作太。从水。俗作⺗,非是。考证:(有小泰山,在朱虚县,汝水所出。)谨按前汶字注引水经汶水出朱虚县泰山。道元注汶水出县东西峿山,山在小泰山东。据此汝字谨改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