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行

三思而行,再三考虑,然後行动。比喻谨慎行事。语本《论语·公冶长》。

三思而行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ān sī ér xíng
成语简拼
SSEX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三思而行

成语解析

成语释义

再三考虑,然後行动。比喻谨慎行事。语本《论语·公冶长》。

成语用法

[义]比喻谨慎行事。[类]用在『小心谨慎』的表述上。[例](1)这件事太重要了,你必须三思而行。(2)这事关系到你的终身,怎能不三思而行?(3)爸爸说小心不蚀本,要我们凡事三思而行。(4)凡事三思而行,才能减低发生错误的机率。(5)此事不宜冒进,大家先平静下来,三思而行。(6)结婚是终身大事,不可轻率,务必三思而行,以免後悔。(7)如今世道衰微,人心险恶,凡事要三思而行,才能趋吉免祸。(8)他是个莽汉,做事向来很冲动,不知如何才能要他三思而行?

相关成语

近义词

行成於思、深思熟虑、深谋远虑、瞻前顾後、谨小慎微、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反义词

冒昧从事、草率从事、轻举妄动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喻世明言·卷三八·任孝子烈性为神》:『你且忍耐,此事须要三思而行。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倘或不了事,枉受了苦楚。』

(2)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你也合三思而行,再思可矣。你如今年纪小哩,我与你慢慢的别寻个姻配。』

(3)《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这十两银子,你做经纪的人,积趱不易,还要三思而行。』

(4)《水浒传·第六七回》:『林冲谏道:「兄长,人心难忖,三思而行。」』

(5)宋·辛弃疾〈哨遍·池上主人〉词:『嗟鱼欲事远游时,请三思而行可矣。』

(6)他是个莽汉,做事向来很冲动,不知如何才能要他三思而行?

(7)如今世道衰微,人心险恶,凡事要三思而行,才能趋吉免祸。

(8)结婚是终身大事,不可轻率,务必三思而行,以免後悔。

(9)此事不宜冒进,大家先平静下来,三思而行。

(10)爸爸说小心不蚀本,要我们凡事三思而行。

(11)这事关系到你的终身,怎能不三思而行?

(12)这件事太重要了,你必须三思而行。

(13)…道:『这十两银子,做经纪的人,积趱不易,还要三思而行。』秦重道:『小可主意已定,不要你老人家费心。』…——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14)…然还璧。但吉人天相,令郎尊恙,终有好日,还要三思而行。』陈青道:『就是小儿侥幸脱体,也是水底捞针,不…——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15)…又不是头生儿,为何这般性急?凡事须从长计较,三思而行。世上那里有一锹掘个井的道理?』女待诏道:『不是…——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16)…独马单身,尚且难走,况有小娘子牵绊?凡事宜三思而行!』公子笑道:『汉未三国时,关云长独行千里,五关…——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17)…也放得心下。』张员外道:『你且忍耐,此事须要三思而行。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倘或不了事,枉…——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成语造句

(1)成语「三思而行」是一个偏正式成语。

(2)成语三思而行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3)传统依然存在,而且诱惑总是在那儿等着,不过现在人们会三思而行。

(4)但是《红桃皇后的败北》一书很重要,它会让中国官僚和西方专家在评价中国“创造力不足”时,三思而行。

(5)对,我在做事情或者评论他人的时候总会三思而行。

(6)对此有一个明显反驳,但使用之前要三思而行。

(7)凡事三思而行,很了解自己的能力,梦想以自己力量来创造飞黄腾达的事业。

(8)结交新朋友应三思而行。

(9)练习本的第二页赫然是“三思而行”几个大字。

(10)坡坪中学的勤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三思而行”。

(11)迄今为止我列举的所有事情,加上额外的工作和挑战,足以让你在决定涉足这个工程之前三思而行。

(12)勤阿姨给霞霞和小朋友们讲述了“三思而行”的历史典故

(13)使用现金可以让我和妻子在购买前三思而行。

(14)虽然以3D形式重新发行似乎是一种给库存影片带来新生的便捷途径,但其成本和各种障碍令多数制片厂不得不三思而行。

(15)图片有些发布过,有些没有,但请看看他们,并在点燃下支香烟前三思而行。

(16)为这样的小事辞职未免有点轻率。请三思而行。

(17)我们期待F-22的主宰地位会让我们潜在的对手在发动一场冲突之前三思而行。

(18)下次你再发现自己找借口、归罪别人或是说你没有选择余地时,要三思而行。哪怕只有一会儿,试着做些改动。

(19)小菲写不出成语“三思而行”的拼音。

(20)小凯不会写成语“三思而行”的最后一个字。

(21)以宠物当作礼物送给别人或给自己的孩子其实是给了他们一个非常重大的责任,请三思而行。

(22)因此,过去曾经不加考虑将其现金投入美国债券的国外养老基金或中央银行就不得不三思而行。

(23)因此,这两个超级大国主要把核武器视作一种威慑,使对方在发动战争时三思而行。

(24)在决定要辍学之前,老师劝他要三思而行。

(25)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出门之前会三思而行,政府会实行各种限制。

出处典源

成语典源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注](1)季文子:即季孙行父(?~西元前568),春秋鲁国大夫,季友之孙。宣公八年继襄仲执政,为人俭朴清廉,相传家中妇女都穿布衣,而没有人穿锦帛,马厩里的马都只喂食草料而不喂食粟米,至於日常生活使用的器物也都只讲求实用,而没有名贵的金石玉器。人们称其廉洁且忠诚,卒諡文。(2)三思:考虑多次。此『三』未必实指。(3)子:即孔子(西元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於老聃,学乐於苌弘,学琴於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後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为『至圣先师』。亦称为『孔子』。(4)再:思考两次。

成语典故

季文子是鲁国的三家大夫之一,掌握着鲁国的实际政权。虽然他地位显赫,但平时的生活却十分节俭,据说他的家中没有人穿锦帛料子的衣服,都只穿布衣;马厩里的马也只喂食草料,不给牠们吃粟米,至於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器具也都只讲求实用,而不重视他们是否精美名贵。因此人们都说季文子是个既廉洁又忠诚的人。季文子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做事十分谨慎,往往一件事要想了又想才能决定。季文子死後,有人对此传述。孔子听到这件事情之後,就说:『再,斯可矣!』孔子认为季文子小心谨慎固然是优点,但太过小心以致犹豫不决,做事没有效率,反让优点变成缺点,所以孔子说:『一件事想两次就够了。』後来『三思而行』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谨慎行事。

分字解释

三思

三思:[sānsī] 反复思量,再三权衡。凡事要三思,免得后悔。依老爷这话,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红楼梦》。

三:sān 1、<数>三;第三。2、<数>再三;多次;多(年)。《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尺] (1)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2)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三辅] 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三宫] (1)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2)三个星座。明(3)堂、辟雍、灵台。(4)皇帝、太后、皇后。[三军] (1)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2)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3)全军,通称军队。

思:sī 1、<动>思考;想。《论语》:『学而不思则罔。』2、<动>希望;盼望。《隆中对》:『智能之士,思得明君。』3、<动>想念;思念。《触龙说赵太后》:『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4、<名>思绪;心情。《孔雀东南飞》:『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思理] 思辨能力。[思致] 思想情趣。

而:ér 1、<名>颊毛;胡须。《周礼·考工记》:『深其爪,出其日,作其鏻之而。』2、<代>通『尔』你,你的。《记王忠肃公翱事》:『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3、<动>通『如』。好像《察今》:『军惊而坏都舍。』4、<连>1.表并列关系。《论积贮疏》:『苟粟多而财有余。』《捕蛇者说》:『黑质而白章。』2.表相承关系。《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石钟山记》:『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3.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愽学而日参省乎已。』《赤壁之战》:『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4.表转折关系。《殽之战》:『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5)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捕蛇者说》:『吾恂恂而起。』(6)表假设关系。《信陵君窃符救赵》:『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冯婉贞》:『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7)表因果关系。《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赤壁之战》:『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8)表时间、方位、范围的界限,相当于『以』。《祭妹文》:『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5、<助>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吧』。《论语·子罕》:『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6、词缀,嵌在某些时间词后面。《口技》:『俄而,百千人大呼。』《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行:xíng 1、<动>行走。《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动>出行。《殽之战》:『为吾子之将行也。』3、<动>运行。《刻舟求剑》:『舟已行矣,而剑不行。』4、<动>传布。《原毁》:『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行,难已。』5、<动>实行;做。《训俭示康》:『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6、<名>动作;行动;举动。《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7、<名>品行。《屈原列传》:『其志洁,其行廉。』8、<副>将;即将。《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9、<量>遍;次。《训俭示康》:『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háng 1、<名>道路。《诗经·七月》:『遵彼微行。』2、<名>行列;队伍。《国殇》:『凌余阵兮躐余行。』3、<名>辈;辈分。《苏武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4、<量>指成行的事物。《孔雀东南飞》:『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行宫] 皇帝外出临时居住的地方。[行将] 即将。[行李] (1)使者。(2)行装。[行人] (1)出使的人。(2)行路人。(3)出征的人。[行者] (1)行路人。(2)出征的人。(3)出家而受大的佛教徒;去游四方乞食的为生的僧人。[行装] 出门携带的衣物。

三:《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弎《唐韵》《集韵》《韵会》苏甘切《正韵》苏监切,□飒平声。《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数始於一,终於十,成於三。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凡兵无过三其身。又《左传·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慎,务三而已。一择人,二因民,三从时。又《晋语》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语》人三为衆[音zhòng],女三为粲,兽三为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汉复姓。屈原之后有三闾氏,三饭尞之后有三饭氏,三州孝子之后有三州氏。又去声。《韵会》苏暂切。《论语》三思而后行。又本作参。《博雅》参,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参分其股围。《前汉·□法志》秦造参夷之诛。□与三同。又《韵补》叶疏簪切,音森。《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三兮。下叶今。叁。

思:《卯集上·心字部》(古文)恖《广韵》息兹切《集韵》《韵会》新兹切《正韵》息移切,□音司。《说文》睿也。《书·洪范》思曰睿。《六书总要》念也,虑也,绎理为思。又愿也。《诗·大雅》思皇多士。〈笺〉愿也。《正义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愿也。又语巳辞。《诗·周南》不可泳思。又《大雅》神之格思。又语起辞。《诗·大雅》思齐太任。又《鲁颂》思乐泮水。又《諡法》谋虑不愆曰思。又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又姓。以諡为氏,明有思志道。又《广韵》《集韵》《类篇》《韵会》□相吏切,音四。《扬雄·甘泉赋》储精垂思。又悲也。《诗·小雅》□思泣血。〈注〉思,去声,□思,哀以思。言悲也。又《书·尧典》钦明文思。〈注〉道德纯备谓之思。《音义》思,息嗣反。又如字。又叶相居切,音须。《徐干·室思诗》妾身虽在远,岂违君须臾。既厚不中薄,想君时见思。又叶桑才切,音腮。多须貌。《左传·宣二年》宋城者讴曰:于思于思,弃甲复来。又念也。《易·咸卦》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诗·邶风》莫往莫来,悠悠我思。《说文》从心囟声。囟顶门骨空,自囟至心,如丝相贯不绝。

而:《未集中·而字部》《广韵》如之切《集韵》《韵会》人之切,□音栭。《正韵》如支切,音儿。《说文》颊毛也。〈注〉臣铉等曰:今俗别作髵,非是。《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作其鳞之而。〈注〉之而,颊□也。又《玉篇》语助也。《诗·齐风》俟我於着乎而。又《书·洪范》而康而色。〈传〉汝当安汝颜色。又《诗·小雅》垂带而厉。〈笺〉而亦如也。又《诗·大雅》子岂不知而作。〈笺〉而,犹与也。又《礼·檀弓》而曰然。〈注〉而,犹乃也。又《韵会》因辞,因是之谓也。《论语》学而时习之。又《韵会》抑辞,抑又之辞也。《论语》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又《韵会》发端之辞也。又《集韵》奴登切,音能。《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宁。《释文》郑读而曰能,能犹安也。考证:(《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其鳞之而。)谨照原文其上增作字。

行:《申集下·行字部》《唐韵》户庚切《集韵》《韵会》《正韵》何庚切,□音蘅。《说文》人之步趋也。《类篇》从彳从亍。《韵会》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举,而后为行者也。《尔雅·释宫》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释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广韵》适也,往也,去也。又《增韵》路也。《礼·月令》孟冬,其祀行。〈注〉行,在庙门外之西,为軷壤,高二寸,广五寸,轮四尺,设主軷上。又道也。《晋语》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书·洪范》我闻在昔,鲧陻洪水,汨□其五行。《韵会》五行,运于天地间,未尝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广韵》周有大行之官。《论语》行人子羽修饰之。又语也。《尔雅·释诂》行,言也。〈注〉今江东通谓语为行。又歌行。《前汉·司马相如传》为鼓一再行。《师古曰》行谓引,古乐府长歌行,短歌行,此其义也。又《唐书·韩琬传》器不行窳。《音义》不牢曰行,苦恶曰窳。又《广韵》下孟切,胻去声。《玉篇》行,迹也。《周礼·地官·师氏》敏德以为行本。〈注〉德行内外,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又姓。《后汉·光武纪》隗嚣遣将行巡□扶风。〈注〉行,姓。巡,名。汉行佑为赵相。又《集韵》寒冈切,音杭。《类篇》列也。《左传·隐十一年》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注〉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行。行亦卒之行列。《吴语》吴王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注〉以百人通为一行,百行为万人,谓之方□。又中行,复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晋公族隰叔之后也,汉文时有宦者中行说。又太行,山名。《书·禹贡》太行、恒山,至于碣石。〈注〉太行在河内山阳县西。又《广韵》户浪切,音笐。次第也。又辈行也。《杜甫诗》岂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又《韵会》行行,刚健貌。《论语》子路行行如也。又《类篇》下朗切,音沆。义同。又《韵补》叶先韵。《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残祭侧偏。公孙幽遏,跛踦后行。又《集韵》乎监切,音嗛。与衔同。考证:(《左传·隐十一年》郑伯使卒出豭,行出鸡犬。)谨照原文鸡犬改犬鸡。(《杜甫诗》岂知吾甥不流宕。)谨照原文岂知改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