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魂七魄

三魂七魄,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三魂七魄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ān hún qī pò
成语注音
ㄙㄢ ㄏㄨㄣˊ ㄑㄧ ㄆㄛˋ
成语简拼
SHQP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三魂七魄
成语英文
soul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的魂魄

相关成语

成语接龙

1、三魂七魄→魄散魂飘→飘泊无定→定倾扶危→危言覈论→论长道短→短褐穿结→结不解缘→缘鹄饰玉→玉液金波→波流茅靡→靡所适从→从长商议→议论纷纷→纷纷扬扬→扬扬自得→得意忘形→形影自吊→吊死问疾→疾风迅雷→雷动风行→行浊言清→清浊同流→流言飞语→语重心沉

2、三魂七魄→魄散魂飘→飘洋过海→海水难量→量凿正枘→枘凿方圆→圆凿方枘→枘圆凿方→方底圆盖→盖棺事定→定乱扶衰→衰当益壮→壮气吞牛→牛毛细雨→雨凑云集→集思广议→议论英发→发愤展布→布衣韦带→带罪立功→功高震主→主敬存诚→诚至金开→开源节流→流年似水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但凡精血成胎者,有三魂七魄,被桂芳叫一声,魂魄不居一体,散在各方,自然落马。▲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七回

(2)…是惴。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陰司,已作无常之客。因有阳寿未绝,感冥君放…——明·吴承恩《西游记》

成语造句

(1)成语「三魂七魄」是一个联合式成语。

(2)代姐姐给刺岐和馨潼讲述了“三魂七魄”的故事。

(3)多多不会写成语“三魂七魄”的最后一个字。

(4)军军写不出成语“三魂七魄”的拼音。

(5)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三魂七魄”几个大字。

(6)西位自立学校的衅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三魂七魄”。

(7)化三魂七魄修炼内丹,妄求白日飞升,与天同寿。

(8)窦又桂一见是他父亲,把三魂七魄都吓的出奔到东洋海外。

(9)在前往云浮的高铁上,仲孙爷爷给他的孙子和外甥囡讲了『三魂七魄』的典故。

(10)上帝啊!教我三魂七魄飞天外。真个是如丧考妣,昏迷苫块。见赵朴初《某公三哭·哭西尼》。

(11)想到这里,他将正道和魔道功法中关于修炼三魂七魄的内容摘选出来;然后开始反复推敲起来。

(12)千年后的崔宇,在招魂塔的帮助下,终于重聚三魂七魄,在一个平凡的小村落——草帽村呱呱坠地。

(13)他的心里,一直如被针扎一般,而到了现在,却已变成了麻木,空空荡荡,仿佛三魂七魄都散去了。

(14)不瞒干娘说,我不知怎地,吃他那日叉帘子时见了这一面,却似收了我三魂七魄的一般,只是没做个道理入脚处。

(15)倾余生成全个情深不寿,至少够勇气被嗔痴左右,试想轮回红尘青丝白骨黄泉一切永无止休,三魂七魄都因你极尽温柔。

(16)陈奇原是左道,有异人秘传,养成腹内一道黄气,喷出口来,凡是精血成胎者,必定有三魂七魄,见此黄气,则魂魄自散。

(17)皇天在上,我林寒对天盟誓,十年后,我和李振决一死战,正我道心,如若失败,我愿放弃仙道,自毁三魂七魄消散在天地间。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抱朴子·地真》:『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

分字解释

三:sān 1、<数>三;第三。2、<数>再三;多次;多(年)。《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尺] (1)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2)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三辅] 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三宫] (1)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2)三个星座。明(3)堂、辟雍、灵台。(4)皇帝、太后、皇后。[三军] (1)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2)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3)全军,通称军队。

魂:hún 1、<名>迷信指能离开身体而存在的人的精神。《国殇》:『魂魄毅兮为鬼雄。』《孔雀东南飞》:『魂去尸长留。』2、<名>泛指物类的精灵;精神。范成大《风止》:『柳魂花魄都无恙,依旧商量作好春。』3、<名>心灵;心神。苏轼《予以事系御史台狱》:『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七:qī <数>七。《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魄:pò 1、<名>迷信指依附于人的形体,人死后可以继续存在的精神。《梦游天姥吟留别》:『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2、<名>夏历月初时的月光。《论衡·譋时》:『月三日魄,八日弦,十五日望。』[魄门] 肛门。[魄兆] 迹象;先兆。

三:《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弎《唐韵》《集韵》《韵会》苏甘切《正韵》苏监切,□飒平声。《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数始於一,终於十,成於三。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凡兵无过三其身。又《左传·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慎,务三而已。一择人,二因民,三从时。又《晋语》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语》人三为衆[音zhòng],女三为粲,兽三为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汉复姓。屈原之后有三闾氏,三饭尞之后有三饭氏,三州孝子之后有三州氏。又去声。《韵会》苏暂切。《论语》三思而后行。又本作参。《博雅》参,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参分其股围。《前汉·□法志》秦造参夷之诛。□与三同。又《韵补》叶疏簪切,音森。《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三兮。下叶今。叁。

魂:《亥集上·鬼字部》《唐韵》户昆切《集韵》《韵会》《正韵》胡昆切,□音浑。《说文》阳气也。《易·系辞》游魂为变。《礼·檀弓》魂气则无不之也。《左传·昭七年》人生始化为魄。既生魄,阳曰魂。〈疏〉魂魄,神灵之名。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淮南子·说山训》魄问於魂。〈注〉魄,人阴神。魂,人阳神。《白虎通》魂,犹伝伝也,行不休於外也,主於情。〈又〉魂者,芸也,情以除秽。又《扬子·太□经》魂魂万物。〈注〉魂魂,多貌。又《韵补》叶胡匀切,音芸。《曹大家·东征赋》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正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艰,音勤。又叶胡勬切,音弦。《黄庭经》赤帝黄老与我魂,三真扶胥共房津。津,音煎。

七:《子集上·一字部》《唐韵》亲吉切《集韵》《韵会》《正韵》戚悉切,□音桼。少阳数也。《说文》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衺出也。《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注〉七政,日月五星也。《诗·唐风》岂曰无衣七兮。〈注〉侯伯七命,车服皆以七为节。又词家以七名篇,虽八首,问对凡七。七者,问对之别名,始枚乗[音chéng]七发,后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启,张协七命,继之凡十余家。又三七,药名。《本草纲目》言叶左三右四,故名。一说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贤。又人名。《续仙传》殷七七,名文祥。《苏轼诗》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论时节遣花开。《正字通》或通作□桼漆。柒。

魄:《亥集上·鬼字部》(古文)霸《唐韵》《正韵》普伯切《集韵》《韵会》匹陌切,□音拍。《说文》阴神也。《玉篇》人之精爽也。《礼·祭义》魄也者,鬼之盛也。〈注〉耳目之聪明为魄。〈疏〉魄,体也。若无耳目,形体不得聪明。《关尹子·四符篇》因意有魄,因魄有精。《白虎通》魄者,迫然着人,主於性也。又《晋语》其魄兆乎民矣。〈注〉魄,形也。又《尔雅·释诂》魄,间也。〈疏〉间谓间隙也。又《尔雅·释木》魄,榽橀。〈注〉魄,大木,细叶,似檀。〈疏〉魄,一名榽橀。又《后汉·西南夷传》哀牢夷出虎魄。〈注〉虎魄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深者八九尺,大如斛,削去皮成虎魄,如斗。初时如桃胶,凝坚乃成。又《书·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传〉月二日近死魄。〈疏〉魄者,形也。谓月之轮廓无光之处名魄也。《释文》魄,汉书律正志作霸。详雨部霸字注。又《集韵》白各切,音泊。声也。《史记·周本纪》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注〉马融曰:魄然,安定意也。又与粕同。《庄子·天道篇》古人之糟魄已夫。《音义》司马云:烂食曰魄。一云糟烂为魄。又作粕。又《广韵》《正韵》他各切《集韵》《韵会》闼各切,□音托。落魄,贫无家业。《史记·郦生传》家贫落魄。《汉书注》应劭曰:志行衰恶之貌。师古曰:失业无倚也。○按《史记》《汉书》俱音薄。又与薄同。《史记·司马相如传》旁魄四塞。《荀子·性恶篇》亲能旁魄而无用。〈注〉旁魄,广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