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告投杼

三告投杼,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三告投杼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ān gào tóu zhù
成语注音
ㄙㄢ ㄍㄠˋ ㄊㄡˊ ㄓㄨˋ
成语简拼
SGTZ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三告投杼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相关成语

成语接龙

三告投杼→杼柚其空→空穴来风→风流人物→物极则反→反面文章→章句小儒→儒雅风流→流星飞电→电闪雷鸣→鸣玉曳履→履足差肩→肩摩毂击→击鼓鸣金→金口玉音→音信杳无→无尽无穷→穷凶极虐→虐老兽心→心腹之患→患得患失→失诸交臂→臂有四肘→肘胁之患→患难之交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鲁迅《书信集·致李康中》:『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成语造句

(1)巴川中学校的守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三告投杼”。

(2)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三告投杼”几个大字。

(3)成成不会写成语“三告投杼”的最后一个字。

(4)开开写不出成语“三告投杼”,所以昨天考试只考了99分。

(5)始爷爷给他的小外甥和孙囡讲解了“三告投杼”的历史典故

(6)鲁迅《书信集·致李康中》:『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费地有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回答说:『我儿不会杀人。』照常织布。没多久又有两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这时曾母害怕,就投杼逾墙而走

分字解释

三:sān 1、<数>三;第三。2、<数>再三;多次;多(年)。《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尺] (1)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2)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三辅] 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三宫] (1)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2)三个星座。明(3)堂、辟雍、灵台。(4)皇帝、太后、皇后。[三军] (1)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2)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3)全军,通称军队。

告:gào 1、<动>告诉;报告。《愚公移山》:『操蛇之神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送东阳马生序》:『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2、<动>祭告(鬼神)。《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3、<动>称:说。《教战守策》:『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告病。』4、<动>请求。《杨修之死》:『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众官告免。』5、<动>告发;控告。《陈州粜米》:『点纸连名,我可便直告到中书省。』6、<动>古代官吏休假。《史记·汲郑列传》:『上常赐告者数。』[辨] 告,诰,诏。见『诰』字。

投:tóu 1、<动>投掷;抛。《狼》:『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2、<动>投入;扔进。《屈原列传》:『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3、<动>抛弃;扔掉。《愚公移山》:『投诸渤海之尾。』4、<动>投奔;投靠。《赤壁之战》:『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5、<动>投宿。《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6、<动>投交;递交。《陈州粜米》:『投词院直至省,将冤屈叫几声。』7、<动>投合;相合。元好问《赠答刘御史云卿》:『户牖徒自开,胶漆本易投。』8、<动>到;临。王安石《观明州图》:『投老心情非复旧,当时山水故依然。』[投缳] 上吊自杀。[投契] 性情、见解相合。

杼:zhù 1、<名>织布用的梭子。《木兰诗》:『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2、<动>削薄。《周礼·考工记》:『凡为轮,行泽者欲杼。』[杼轴] (1)旧时织布机上管经纬线的两个部件。(2)文章的构思和结构。

三:《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弎《唐韵》《集韵》《韵会》苏甘切《正韵》苏监切,□飒平声。《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数始於一,终於十,成於三。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凡兵无过三其身。又《左传·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慎,务三而已。一择人,二因民,三从时。又《晋语》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语》人三为衆[音zhòng],女三为粲,兽三为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汉复姓。屈原之后有三闾氏,三饭尞之后有三饭氏,三州孝子之后有三州氏。又去声。《韵会》苏暂切。《论语》三思而后行。又本作参。《博雅》参,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参分其股围。《前汉·□法志》秦造参夷之诛。□与三同。又《韵补》叶疏簪切,音森。《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三兮。下叶今。叁。

投:《卯集中·手字部》《唐韵》度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徒侯切,□音头。《说文》擿也。○按擿,即掷也。《广韵》弃也。《礼·曲礼》无投与狗骨。〈疏〉投,致也。弃其骨与犬也。又赠也。《诗·卫风》投我以木瓜。又《增韵》纳也。《礼·乐记》投殷之后於宋。〈注〉举徙之词也。又适也,托也。《后汉·张俭传》俭得亡命,望门投止。又掩也。《诗·小雅》相彼投兔,尚或先之。〈笺〉视彼人将掩兔,尚有先驱走之者。又姓。周郇伯之后。桓王伐郑,投先驱以策。其后氏焉。汉有光禄投调。又《集韵》《韵会》《正韵》□大透切,音豆。句读之读通作投。《马融·长笛赋》聆曲引者,观法於节奏,察度於句投。又与逗同。止也。又物相逗合也。《杜甫诗》远投锦江波。又酒再酿曰酘。亦通作投。《字林》重酝也。《梁元帝·乐府》宜城投酒今行熟。

杼:《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韵会》《正韵》直吕切《集韵》丈吕切,□除上声。《说文》机之持纬者。《诗·小雅》小东大东,杼柚其空。又《扬子·方言》杼、柚,作也。东齐土作谓之杼,木作谓之柚。又薄也。《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凡为轮,行泽者欲杼,故泥不附。〈注〉谓削薄其践地者。又閷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又长也。《扬子·方言》丰人杼首。又或作芋,栗属。《庄子·山木篇》衣裘褐,食杼栗。又《集韵》常恕切,音署。泄水槽也。《管子·禁藏篇》钻燧易火,杼井易水。又莫□切,音茂。果名。又《广韵》羌举切,橡也。又《广韵》神与切《集韵》上与切,□音墅。木名。栩也。《尔雅·释木》栩杼。〈疏〉栩一名杼,柞树也。《山海经》景山,其木多杼、檀。○按《说文》栩也,系□字之训,杼训机之持纬,二字音同义别。今韵书于直吕切下依《说文》杼、□分列,而於神与切下,去□存杼,且以栩也为杼字之训,似应从《说文》分列为是。然《尔雅》诸书,□栩之□俱书作杼,而《玉篇》□注云今作杼,则竟合为一字矣,存以俟考。考证:(《诗·小雅》大东小东,杼柚其空。)谨照原文改小东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