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垒巢鸠

鹊垒巢鸠,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同『鹊巢鸠居』。

鹊垒巢鸠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uè lěi cháo jiū
成语注音
ㄑㄩㄝˋ ㄌㄟˇ ㄔㄠˊ ㄐㄧㄨ
成语简拼
QLCJ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
鵲壘巢鳩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本喻女子出嫁,住在夫家。后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妻室等。同『鹊巢鸠居』。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相关成语

近义词

鹊巢鸠占、鹊巢鸠据

成语接龙

1、鹊垒巢鸠→鸠集凤池→池鱼幕燕→燕昭市骏→骏波虎浪→浪子宰相→相去悬殊→殊涂同致→致之度外→外方内圆→圆顶方趾→趾踵相错→错落不齐→齐大非耦→耦俱无猜→猜拳行令→令人瞩目→目空余子→子为父隐→隐隐约约→约定俗成→成群结党→党同妒异→异草奇花→花花绿绿

2、鹊垒巢鸠→鸠居鹊巢→巢倾卵覆→覆水难收→收锣罢鼓→鼓角齐鸣→鸣琴而治→治国安邦→邦家之光→光前絶后→后会有期→期期艾艾→艾发衰容→容光焕发→发擿奸伏→伏法受诛→诛求无度→度己失期→期颐之寿→寿终正寝→寝食俱废→废私立公→公耳忘私→私心杂念→念兹在兹

3、鹊垒巢鸠→鸠形鹄面→面朋口友→友风子雨→雨散云收→收成弃败→败将残兵→兵连祸接→接踵而至→至亲骨肉→肉薄骨并→并容徧覆→覆蕉寻鹿→鹿死谁手→手疾眼快→快意当前→前功尽废→废私立公→公平合理→理不胜辞→辞不达义→义海恩山→山摇地动→动辄得咎→咎有应得

4、鹊垒巢鸠→鸠车竹马→马角乌头→头焦额烂→烂熳天真→真赃真贼→贼喊捉贼→贼心不死→死心搭地→地狱变相→相女配夫→夫子自道→道听耳食→食亲财黑→黑漆一团→团头聚面→面誉背毁→毁家纾国→国仇家恨→恨入骨髓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鹊垒巢鸠”几个大字。

(2)魏县第四中学的蔺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鹊垒巢鸠”。

(3)小春不会写成语“鹊垒巢鸠”的最后一个字。

(4)小奎写不出成语“鹊垒巢鸠”的拼音。

(5)展维叔叔给雅心和泳瑕介绍了“鹊垒巢鸠”的成语故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李渔《慎鸾交·贿篾》:『有甚仇,无端暗把机锋构,硬将人排挤,叫把鹊垒巢鸠。』

分字解释

垒:lěi 1、<名>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韩非子·说林下》:『深沟高垒。』2、<动>堆砌。李白《襄阳歌》:『垒曲便筑槽丘台。』

巢:cháo 1、<名>鸟类、虫类等的窝。《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2、<动>筑巢;造窝。《涉江》:『燕雀、乌鹊,巢堂坛兮。』3、<名>远古人类的居处。《五蠹》:『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巢居] 原始时代人没有房屋,栖宿于树上,称巢居。[巢燧] 有巢氏和燧人氏,传说中的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巢由] 巢父和许由。相传是尧时的隐士。尧想让位给他们,都不接受。诗文中多引作隐居不仕的典故。

鸠:jiū 1、<名>鸟名,也称鸬鸠、斑鸠。《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盈之。』2、<动>聚集,收集。《三国志·魏书·王朗传》:『鸠集兆民,于兹魏土。』3、<动>安定。《左传·隐公八年》:『君释三国之图以鸠其民,君之惠也。』4、<动>度量(土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度山林,鸠薮泽。

鹊:《亥集中·鸟字部》《广韵》《正韵》七雀切,集韵《韵会》七约切,□音碏。鸟名。喜鹊也。一名乾鹊,一名鳷鹊。陶弘景谓之飞驳鸟。《本草》鹊大如鸦而长尾,尖觜黑爪,绿背白腹。上下飞鸣,以音感而孕,以视而抱。季冬始巢,开户背太岁,向太乙,知来岁多风,巢必□下,其鸣唶唶故谓之鹊,鹊色驳亲故谓之驳,灵能报喜故谓之喜,性最恶湿故谓之乾鹊。陆佃曰:传枝受卵不堕地,故曰乾鹊。《庄子·天运篇》乌鹊孺。〈注〉传枝而孚生也。因传枝而名鳷鹊。《诗·鄘风》鹊之疆疆。《礼·月令》季冬鹊始巢。《淮南子·修务训》如鹊之驳。《正字通》鹊春三月乳子,已,舍巢去,他鸟居之。涉秋首无毛若髠,能制蝟。鹊所在蝟必反腹受其啄,鸣木上蝟伏不能兴。又练鹊,白毛如练带,俗呼拖白练。山鹊曰鷽。又喜鹊,小说谓之神女。藏经谓之刍尼。刍尼,梵语鹊也。又地名。《左传·昭五年》楚伐吴,吴人败诸鹊岸。〈注〉庐江舒县鹊尾渚。又山名。《后汉·臧宫传》宫与岑彭等破荆门,别至垂鹊山,通道出秭归。又鹊山,在济南。见《山海经》以扁鹊名。又观名。汉西京有鳷鹊观。又人名。扁鹊,古良医。又犬名。宋鹊,宋良犬。一作猎。又鹊玉。《天玄主物簿》鹊啄槐实,结玉於脑,谓之鹊玉。一作□。

垒:《丑集中·土字部》《广韵》力委切。与累通。《说文》垒,墼也。积堑为墙壁也。(垒)《广韵》力轨切《集韵》《韵会》鲁水切,□音藟。《说文》军垒也。《礼·曲礼》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辱也。《周礼·夏官》量人掌营军之垒舍,量其市朝州涂军社之所里。又星名。《史记·天官书》虚南衆[音zhòng]星曰羽林天军,军西为垒。又官名。《前汉·百官公卿表》武帝平南越,内增七校,中垒其一也。又姓,后赵垒澄,晋梓潼太守垒锡。又《集韵》艮斐切。山貌。又伦追切,音累。畏垒,山名。《庄子·庚桑楚》北居畏垒之山。又玉垒山,在灌县西,唐贞观间设关于其下。《岑参诗》玉垒天晴望,诸峰尽觉低。又重也。一曰壮貌。《前汉·鲍宣传》魁垒之士。又冢相次也。《张载·七哀》北邙何垒垒。又与累同。《荀子·大略篇》不忧其系垒也。又与礌同。《前汉·李陵传》下垒石。又《广韵》吕□切《集韵》《韵会》列戌切,□音律。郁垒,神名。《风俗通》上古有神荼,郁垒兄弟二人,在东海度朔山桃树下,□阅百鬼,其不循理者,持以苇索,执以饲虎。《张衡·东京赋》度朔作梗,守以郁垒。神荼副焉,对操索苇。腊祭夕桃符之制由此。神荼,音伸舒。

巢:《寅集中·巛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锄交切,音鄛。《说文》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从木象形。《诗·召南》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礼·礼运》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桧巢。《古史考》许由夏常居巢,故号巢父。又国名。《周书序》巢伯来朝。〈传〉殷之诸侯。又湖名。《括地志》庐州巢县有巢湖。又乐器。《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疏〉巢,高也。言其声高也。又车名。《左传·成十六年》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注〉巢车,车上为橹。又姓。《广韵》有巢氏之后。《史记·三皇纪》有巢氏,有天下者之号。又菜名。《陆龟蒙诗序》蜀疏有两巢,大巢即豌豆之不实者,小巢生稻畦中。一曰野蚕豆。又《广韵》士稍切,音□。栈阁也。又《集韵》庄交切,音□。大笙也。又《韵会》子小切《正韵》子了切,□音剿。国名。又叶牀鱼切,音锄。《崔駰·反都赋》大汉之初,雍土是居。京平之世,鸲鹆来巢。又叶锄尤切,音愁。《宋玉·高唐赋》王雎鹂黄,正冥楚鸠。姊归思妇,垂鸡高巢。《说文》巢本字。木上从□作。

鸠:《亥集中·鸟字部》《唐韵》居求切《集韵》《正韵》居尤切,□九平声。《说文》鹘鵃。似山雀而小,短尾,青黑色。《禽经》拙者莫如鸠,不能为巢。《诗·召南》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礼·月令》仲春,鹰化为鸠。又《王制》鸠化为鹰,然后设罻罗。〈注〉仲秋也。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郯子曰:少皞氏以鸟名官,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鳲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严粲诗缉》左传五鸠备见诗经。祝鸠,鹁鸠也,四牡嘉鱼之鵻是也。鴡鸠,关关鴡鸠之鸠是也。鳲鸠,布谷也,曹风之鳲鸠是也。鷞鸠,大明之鹰是也。鹘鸠,鲎鸠,非《班鸠》《小宛》之鸣鸠,《氓》食桑葚之鸠是也。又蒙鸠,鹪鹩也。《荀子·劝学篇》南方有鸟,名曰蒙鸠。又《尔雅·释诂》鸠,聚也。《正字通》鸠能聚阳气,故取义於聚。《书·尧典》共工方鸠僝功。《左传·襄二十五年》鸠薮泽。又安也,集也。《左传·隐八年》君释三国之图,以鸠其民。又《襄十六年》敢使鲁无鸠乎。又国名。《山海经》始鸠在海中辕厉南。又舒鸠,楚属国。见《左传·襄二十四年》。又地名。鸠兹。《左传·襄三年》楚子重伐吴,克鸠兹。〈注〉吴邑。又山名。《山海经》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又人名。汝鸠,汤贤臣。又小腹下曰鸠口。《巢氏病源》斜踵至鸠口内。又《韵会》渠尤切,音裘。同馗。土菌,可食。又叶斤於切,音居。《道藏歌》重萌郁以赫,朱风引鸣鸠。既忘荣曜契,何不宝僊居。《说文》鸠,从鸟九声。《禽经》九鸟曰鸠。或曰鸠字从九以此。《列子·天瑞篇》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究也。乃变而为一,故名鸠,此鸠所以从九也。《玉篇》或作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