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内共生起源学说和非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点及其实验证据。

浏览

(一)内共生起源学说论点:

  叶绿体起源于细胞内共生的蓝藻,其祖先是原核生物的蓝细菌(Cyanobacteria),即蓝藻;线粒体的祖先-原线粒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

  主要论据:

  (1)基因组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

  (2)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能独立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机制有很多类似细菌而不同于真核生物

  (3)两层被膜有不同的进化来源,外膜与细胞的内膜系统相似,内膜与细菌质膜相似。

  (4)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与细菌的繁殖方式相同。

  (5)能在异源细胞内长期生存,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的自主性与共生性的特征。

  (6)线粒体的祖先很可能来自反硝化副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

  (7)发现介于胞内共生蓝藻与叶绿体之间的结构--蓝小体,其特征在很多方面可作为原始蓝藻向叶绿体演化的佐证。

  (二)非共生起源学说论点:

  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进化上比较高等的好氧细菌。解释了真核细胞核被膜的形成与演化的渐进过程。

  (1)实验证据不多。

  (2)无法解释为何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菌在DNA分子结构和蛋白质合成性能上有那么多相似之处。

  (3)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酶、RNA酶和核糖体的来源也很难解释。

  (4)真核细胞的细胞核能否起源于细菌的核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