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 / 2015-03-22 浏览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称产力。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和肛提肌收缩力。...
临产后的子宫收缩力的特点为三性一作用。三性是节律性(重要标志)、对称性、极性(宫底部最强,向下渐弱,子宫下段最弱),一作用是缩复作用(宫缩时宫体肌纤维短缩变宽,宫缩后肌纤维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至原来的长度而越来越短)。...
骨盆人口前后径(也称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前缘正中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11cm。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l0cm。骨盆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两坐骨结节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9cm。...
骨盆轴为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假想曲线。骨盆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胎儿沿此轴娩出。...
妇女站立时,骨盆人口平面与地平面形成的角度称为骨盆倾斜度,正常值为60°。...
临产后,由于子宫肌纤维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子宫上下段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一环状隆起,就是生理缩复环。...
胎头双顶径是胎头最大横径,为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值约为9.3cm。胎头枕下前囟径为前囟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相连处之间的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值约为9.5cm。胎头枕额径为鼻根上方至枕骨隆突间的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值约为11.3cm。...
分娩机制及顺序
临产开始的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宫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用镇静药物不能抑制临产。...
何谓总产程?临床分为几个产程?
初产妇宫口扩张不足4cm、经产妇宫口扩张不足2cm时,应行温肥皂水灌肠,既能清除粪便避免分娩时排便造成污染,又能通过反射作用刺激宫缩加速产程进展。胎膜早破、阴道流血、胎头未衔接、胎位异常、有剖宫产史、宫缩强估计1小时内即将分娩、患严重心脏病等情况,均应禁忌灌肠。...
胎头拨露和胎头着冠
阿普加评分是以新生儿在出生后1分钟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和皮肤颜色5项体征为依据。每项正常为2分,满分为10分,属正常新生儿。 简述早产的治疗原则。 若胎儿存活,无胎儿窘迫,胎膜未破,应设法抑制宫缩,尽可能使妊娠继续维持。若胎膜已破,早产已不可避免时,应尽力设法提高早产儿...
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流产。在妊娠12周前终止者称早期流产。在妊娠 12周至不足 28周终止者称晚期流产。流产的主要症状为停经后出现阴道流血和腹痛。其临床表现为:①早期自然流产的全过程为先
鉴别要点:出血量、下腹痛、宫颈口是否扩张、B型超声检查、血β-HCG测定。阴道出血量少,无下腹痛或轻微腹痛,宫颈口未扩张,B型超声提示胚胎存活,β-HCG持续上升,经休息及治疗症状消失,为先兆流产;否则为难免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