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牡蛎的处方(十三)

浏览

牡蛎(别名蛎蛤、古贲、左顾牡蛎、牡蛤、蛎房、蚝山、蚝莆、左壳、蚝壳、海蛎子壳、海蛎子皮),味咸;性微寒,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主眩晕耳鸣;惊悸失眠;瘰疬瘿瘤;症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漏;带下。小编整理出含有牡蛎的处方共87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721~780共60个。

处方1、乌鸡白凤丸

处方乌鸡(去毛爪肠)640g 鹿角胶128g 鳖甲(制)64g 牡蛎(煅)48g 桑螵蛸48g 人参128g 黄芪32g 当归144g 白芍128g 香附(醋制)128g 天冬64g 甘草32g 地黄256g 熟地黄256g 川芎64g 银柴胡26g 丹参128g 山药128g 芡实(炒)64g 鹿角霜48g

性状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上二十味,熟地黄、地黄、川芎、鹿角霜、银柴胡、芡实、山药、丹参八味粉碎成粗粉,其余乌鸡等十二味,分别酌予碎断,置罐中,另加黄酒1500g,加盖封闭,隔水炖至酒尽,取出,与上述粗粉掺匀,低温干燥,再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30~40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2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黄蓍羌活饮

处方黄蓍(一两半)。羌活、石斛(去根)、防风、枳壳(麸炒)、人参、附子(炮裂.去皮脐)、茯苓(去皮)、牛膝(酒浸.炒)、五味子、牡蛎(煅),各一两。断续(半两)、地骨皮(三分)、生地黄(焙.二两)。

炮制上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心脾受病,精血虚少,风气乘之,日益削消。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樗根白皮丸

处方樗根白皮21克 白术 枳实(面炒)茯苓 柴胡 升麻各6克 黄柏(盐水炒)知母(盐水炒)牡蛎(煅)各9克 韭子(炒)30克 芍药(炒)15克

制法上药研末,神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主湿热伤脾之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八

处方4、大桃花汤

处方赤石脂 干姜 当归 龙骨 牡蛎各9克 附子6克 白术10克 甘草 芍药各3克 人参4.5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涩肠止泻。主久痢不愈,气血虚弱,腹痛隐隐,面色苍白,舌淡,脉沉细者。

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术,取900毫升,纳诸药,煮取200毫升,分三次服。有脓者,加厚朴9克,呕者,加橘皮9克。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处方5、樗皮丸

处方樗根自皮(米泔洗,去黑皮,晒干,酒炒)陈皮 茯苓 半夏 香附 川芎 苍术 黄柏 炮姜 地榆 牡蛎

制法上药研末,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主湿痰下注,带下如倾,头眩呕哕,肌肥,脉滑者。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用温开水送下。

摘录《女科指掌》卷一

处方6、回生神膏

处方牡蛎(煅粉)、干姜(炮)各一钱。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女阴毒伤寒外接法。

用法用量男病用女唾调手内,擦热紧掩二卵上,得汗出愈;女病用男唾调手内,擦热紧掩二乳上,得汗出愈。

备注卵与乳,男女之根蒂,坎离之分也,阴证大小便不通,及诸杂证阴候大小便不通者,并宜此外治法。数日不通为急,非急者勿用。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7、乳疾灵颗粒

处方柴胡、香附(醋炙)、青皮、赤芍、丹参、王不留行(炒)、鸡血藤、牡蛎、海藻、昆布、淫羊藿、菟丝子

性状为棕黄色或棕褐色的颗粒;味苦、微甜。

炮制上十二味,王不留行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0(70~80℃),待冷至室温,加等量的乙醇使沉淀,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其余牡蛎等十一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煎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约为1.40(50~60℃)的清膏,加入适量的蔗糖和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舒肝解郁,散结消肿。用于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引起的乳腺增生症。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次。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袋装14g(相当于原药材14.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8、玉华白丹

处方白石脂(净瓦阁起.火煅红.研细.水飞)、左旋牡蛎七钱(洗.用韭叶捣.盐泥固济.火煅取白者),阳起石(用甘锅于大火中煅令通红.取出.酒淬.放阴地令干),各半两;钟乳粉(炼成者)一两。

来源唐冲虚先生三品制炼方,曾经进宜政间,系上品丹。

炮制上四味,各研令极细如粉,方拌和作一处令匀,研一、二日,以糯米粉煮糊为圆,如鸡头入,入地坑出火毒一宿。

功能主治清上实下,助养根元,扶衰救弱,补益脏腑。治五劳七伤,夜多盗汗,肺萎虚损,久嗽上喘,霍乱转筋,六脉沉伏,唇口青黑,腹胁刺痛,大肠不固,小便滑数,梦中遗泄,肌肉瘦瘁,目暗耳鸣,胃虚食减,久疟久痢,积寒痼冷,诸药不愈者,服之如神。尤治久患肠风脏毒。

用法用量每服一粒,空心,浓煎人参汤放冷送下,熟水亦得。常服温平,不僭不燥,泽肌悦色,祛除宿患。妇人久无妊者,以当归、熟地黄浸酒下,便有符合造化之妙。或久冷、崩带、虚损,脐腹撮痛,艾醋汤下。服毕以少白粥压之。

注意忌猪、羊血、绿豆粉,恐解药力。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9、大定风珠

处方生白芍18克 阿胶9克 生龟版12克 干地黄18克 麻仁6克 五味子6克 生牡蛎12克 麦冬18克(连心)炙甘草12克 鸡子黄2枚 鳖甲12克(生)

功能主治滋阴养液,柔肝熄风。主下焦温病,热邪久羁,吸烁真阴,神倦瘈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入鸡子黄,搅令匀,分三次服。喘者,加人参;自汗者,加龙骨、人参、小麦;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

备注方中鸡子黄、阿胶滋阴养液以熄内风;地黄、麦冬、白芍养阴柔肝;龟版、鳖甲、牡蛎育阴潜阳;麻仁养阴润燥;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诸药合用共奏滋阴养液,柔肝熄风之功。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处方10、牡蛎散

处方黄蓍(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

炮制上三味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馀粒,同煎至八分,去渣,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1、龙牡壮骨颗粒

处方党参、黄芪、麦冬、龟板(醋制)、白术(炒)、山药、五味子(醋制)、龙骨、牡蛎(煅)、茯苓、大枣、甘草、乳酸钙、鸡内金(炒)、维生素D2、葡萄糖酸钙、

性状为黄色至黄棕色的颗粒;味甜。

炮制以上十六味,党参、黄芪、麦冬、白术、山药、五味子、茯苓、大枣、甘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龟板、龙骨、牡蛎三味加水煎煮四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党参等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20℃)的清膏。取清膏,加糖粉、鸡内金粉、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及维生素D2,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功能主治强筋壮骨,和胃健脾。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对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等症也有治疗作用。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二岁以下一次5g,二岁至七岁一次7g,七岁以上一次10g,一日3次。

规格每袋装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2、白术散

处方牡蛎(烧粉)二两,白术、川芎,各四分;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汁)三分。

炮制上杵为散。

功能主治调补冲任,扶养胎气。治妊娠宿有风冷,胎痿不长,或失于将理,动伤胎气,多致损堕。怀孕常服,壮气益血,保护胎脏。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温酒调服,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3、杀疳散

处方防风 龙脑 牡蛎各60克 五味子 白芷 细辛各3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眼外障,眼目生翳,红肿疼痛,泪出难开,白膜遮满,羞明怕日,合面而卧,不喜抬头。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汤调下3克。

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六

处方14、治梦遗方

处方煅龙骨一两 煅牡蛎一两 净萸肉二两

炮制共为细末,再加西药臭剥十四瓦,炼蜜为百丸。

功能主治治梦遗。

用法用量临睡时服七丸.

摘录盐山·张锡纯着《医学衷中参西录》

处方15、乳香圆

处方枳壳(去瓤.麸炒)、牡蛎(火椴)、荜澄茄、芫青(去头.翅.足.糯米炒.以米黄色为度)、大黄(蒸.焙)、鹤虱(炒),各半两;白丁香、乳香(研),各一分。

炮制上为末,粟米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痔下血,肛边生肉,或结核肿疼,或生疮痒痛,或大便艰难。肛肠脱出。又治肠风下血,无问新久,及诸俈,根在脏腑,悉能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十圆至十五圆。如冶肠风,腊茶清下。诸痔,煎薤白汤下。诸俈,煎铁屑汤下,并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6、栝楼牡蛎散

处方栝楼根 牡蛎(熬)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益阴潜阳。治百合病。肺胃津伤,口渴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次10克,以温开水调服,一日三次。

备注本方所治之病,是百合病津液耗伤而见口渴者。方中栝楼根清热润燥,生津止渴;佐以牡蛎益阴潜阳,以降虚热。二味相配,共奏生津止渴,益阴潜阳之效。适用于百合病阴虚内热,虚阳上浮,肺胃津伤而见口渴者。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17、大断下圆

处方高良姜(去芦)、赤石脂(研)、干姜(炮)、龙骨(研),各一两半;肉豆蔻(面裹.煨)、牡蛎(火煅)、附子(炮.去皮.脐)、白矾(枯)、诃子(煨.去核),各一两;细辛(去土.叶)七钱半,酸石榴皮(去瓢.米醋浸一宿.取出.炙令焦黄色)一两。

炮制上为末,醋煮面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脏腑停寒,肠胃虚弱,腹痛泄泻,全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五十圆,空心温米饮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8、柏叶散

处方柏叶45克(微炙)续断45克 芎藭45克 禹余粮75克(烧,醋淬七遍)艾叶30克(微炒)阿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赤石脂30克 牡蛎30克(烧为粉)地榆30克(锉)生干地黄30克(锉)当归45克(锉,微炒)鹿茸30克(去毛,涂酥,炙微黄)龟甲45克(涂酥,炙令黄)鳖甲45克(涂酥,炙令黄)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妇人崩中漏下,不问年月远近。

用法用量每次6克,空腹时以粥饮调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

处方19、安中散

处方玄胡索(去皮)、良姜(炒)、干姜(炮)、茴香(炒)、肉桂,各五两。牡蛎(煅)四两,甘草(炒)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远年日近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气留滞于内,停积不消,胸膈胀满,攻刺腹胁,恶心呕逆,面黄肌瘦,四肢倦怠。又治妇人血气刺痛,小腹连腰攻注重痛,并能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热酒调下,妇人淡醋汤调服。如不饮酒者,用盐汤点下。并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0、参赭镇气汤

处方野台参12克 生赭石(轧细)18克 生芡实15克 生山药15克 萸肉(去净核)18克 生龙骨(捣细)18克 生牡蛎(捣细)18克 生杭芍12克 苏子(炒,捣)6克

功能主治主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亦治肾虚不摄,冲气上干,致胃气不降,胸腹满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21、调气养神汤

处方龙眼肉24克 柏子仁15克 生龙骨(捣碎)15克 生牡蛎(捣碎)15克 远志(不炙)6克生地黄18克 天门冬12克 甘松6克 生麦芽9克 菖蒲6克 甘草4.5克 镜面朱砂0,9克(研细,用头次煎药汤两次送服)

功能主治滋血养神,清心调肝。主思虑过度,伤其神明;或因思虑过度,暗生内热,消耗心肝之血,以致心火肝气,上冲头部,扰乱神经,知觉错乱,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而不至于疯狂过甚者。

用法用量磨取铁锈浓水煎药。

备注此乃养神明,滋心血,理肝气,清虚热之方也。龙眼肉色赤人心,且多津液,最能滋补血分,兼能保和心气之耗散,故以之为主药。柏子仁善养肝,兼能镇肝(水能养木,兼能镇木),又与龙骨、牡蛎之善于敛戢肝火、肝气者同用,则肝火、肝气自然不挟心火上升,以扰乱神经。用生地黄者,取其能泻上焦之虚热,更能助龙眼肉生血。用天门冬者,取其凉润之性,能清心宁棹,即以开燥痰。用远志、菖蒲者,取共能开心窍,利痰涎,且能通神明。用朱砂、铁锈水者,以共皆能镇安神经,又能定心平肝。用生麦芽者,诚以肝为将军之官,中寄相火,若但知敛之镇之,或激动共反应之力,故又加生麦芽,以将顺其性。盖麦芽炒用能消食,生用则替舒肝气。至子甘松,中医用之以清热、开瘀,逐痹;西医则推为安养神经之妙药,而兼能治霍乱转筋。盖神经不失其所司,则筋可不转,此亦足见安养神经之效。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22、射干汤

处方射干7.5克 芍药7.5克 薏苡仁9克 桂心1.5克 牡蛎6克 石膏6克

功能主治治中风,肝经受病,多汗恶风,善悲嗌干,善怒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不拘时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一

处方23、加减八珍汤

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淮山药30克,半枝莲30克,牡蛎30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大小蓟15克,赤芍15克,淡海藻15克,淡昆布15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地龙10克,仙鹤草20克,元参20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补益气血,和营解毒,软坚散结。主气血两虚,血瘀毒凝。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张民庆等:《肿瘤良方大全》

处方24、柴胡桂枝干姜汤

别名柴胡桂姜汤(《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柴胡24克 桂枝9克 干姜3克 栝楼根12克 黄芩9克 牡蛎6克(熬)甘草6克(炙)

功能主治和解散寒,生津敛阴。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寒重热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用法用量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日二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摘录伤寒论

处方25、补络补管汤

处方生龙骨30克(捣细)生牡蛎30克(捣细)萸肉30克(去净核)三七6克(研细,药汁冲服)

功能主治主咳血、吐血,久不愈者。服后血犹不止者,加赭石细末15~18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26、白垩丹

处方牡蛎(煅.研)、白垩、细辛(去苗)、禹馀粮(煅.醋淬九遍.研)、白石脂(煅)、龙骨(煅.研),各一两半;瞿麦穗、附子(炮.去皮.脐)、乌贼鱼骨(烧灰)、芍药、石苇(去毛)、白黄连(去毛)、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白芷、当归(去苗)、干姜(炮)、人参、甘草(炙),各一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三十六病,崩中漏下,身瘦手足热,恶风怯寒,咳逆烦满,拘急短气,心、胁、腰、背、腹肚与子脏相引痛,漏下五色,心常恐惧,遇恚怒忧劳即发,皆是内伤所致,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至五十圆,空心,温酒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7、牡蛎散

处方牡蛎 白术 防风各90克

制法上三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固表敛汗。治卧即盗汗,风虚头痛。

用法用量用酒调服1.5克,日服二次。

备注《外台秘要》卷十五引《深师方》疗风汗出少气方,用防风十份,白术九份,牡蛎三份(熬)。捣筛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增至二三匕。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

处方28、茯神汤

处方茯神(去木.四两)、独活(四两)、黄蓍(五两)、远志(去心.五两)、防风(五两)、生姜(三两)、甘草(一两)、人参(一两)、当归(一两)、牡蛎(煅.一两)、白术(一两)、苁蓉(一两)、附子(一两)

功能主治治风眩倒,屋转吐逆,恶闻人声。

用法用量以涝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服五合,一日夜尽。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9、千金止带丸

处方党参50g 白术(炒)50g 当归100g 白芍50g 川芎100g 香附(醋制)200g 木香50g 砂仁50g 小茴香(盐炒)50g 延胡索(醋制)50g 杜仲(盐炒)50g 续断50g 补骨脂(盐炒)50g 鸡冠花200g 青黛50g 椿皮(炒)200g 牡蛎(煅)50g

性状为灰黑色的水丸;气微香,味涩、微苦。

炮制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补虚止带,和血调经。用于脾肾不足,冲任失调,湿热下注所致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腰酸腹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0、安冲汤

处方白术18克(炒)生黄耆18克 生龙骨18克(捣细)生牡蛎18克(捣细)大生地18克 生杭芍9克 海螵蛸12克(捣细)茜草9克 川续断12克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固涩安冲。妇女月经过多,过期不止,或不时漏下。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31、柏叶丸

处方柏叶30克(微炙)续断22克 芎藭22克 禹余粮60克(烧,醋淬七遍)艾叶22克(微炒)阿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牡蛎30克(烧为粉)地榆30克(锉)熟干地黄30克 当归22克(锉,微炒)丹参22克 蛇甲30克(炙微黄)鹿茸30克(去毛,涂酥,炙微黄)鳖甲30克(涂醋,炙微黄)赤石脂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崩中漏下不止,渐加黄瘦,四肢无力,腹内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次30丸,空腹时以温酒送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

处方32、黄柏汤

处方黄柏 黄连 白头翁(一作白蔹)升麻 当归 牡蛎 石榴皮 黄芩 寄生 甘草各6克 犀角 艾叶各3克

制法上十二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小儿夏月外感寒邪,迫使热气内入肠胃,下痢赤白,状如鱼脑,壮热头痛,手足烦。

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百日至二百日小儿,一服40毫升,二百余日至一岁小儿,一服50毫升。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处方33、远志圆

处方远志(去心.姜汁炒)、牡蛎(煅.取粉),各二两;白茯苓(去皮)、人参、干姜(炮)、辰砂(别研),各一两;肉苁蓉(净洗.切片.焙干)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心气不足,肾经虚损,思虑太过,精神恍惚,健忘多惊,睡卧不宁,气血耗败,遗沥泄精,小便白浊,虚汗盗汗,耳或聋鸣,悉主之。此药性温无毒,常服补益心肾,聪明耳目,定志安神,滋养气血。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粒,空心,食前,煎灯心盐汤下,温酒亦可。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4、固真丸

处方菟丝子500克(淘洗净,用好酒浸三日,煮极熟,捣膏晒干,或用净白布包蒸亦佳)牡蛎(煅)120克 金樱子(去子,蒸熟)120克 茯苓(酒拌燕,晒)120克

制法上药蜜丸。

功能主治治梦遗精滑。

用法用量每次9克,空腹时用好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处方35、安魂汤

处方龙眼肉18克 酸枣仁(炒捣)12克 生龙骨(捣末)15克 生牡蛎(捣末)15克 清半夏9克 茯苓片9克 生赭石(轧细)12克

功能主治心中气血虚损,兼心下停有痰饮,致惊悸不眠。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36、千金止带丸

处方香附(炙)5千克 椿根皮(麸炒)5千克 红鸡冠花5千克 补骨脂(盐水炒)1.25千克 木香1.25千克 白芍1.25千克 杜仲(炒)1.25千克 白术(炒)1.25千克 砂仁1.25千克 续断1.25千克 青黛(上衣用)1.25千克 延胡索(醋炒)1.25千克 小茴香(盐水炒)1.25千克 牡蛎(煅)1.25千克 人参<去芦)620克 川芎2.5千克 当归2.5千克

制法上药共研为细末,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用方内青黛外加滑石5.3千克为衣,闯亮。

功能主治补虚止带。治妇女带下,腹痛腰酸,四肢倦怠,精神不振。

用法用量每服6克,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37、固真丹

处方菟丝 茯苓各12C克 牡蛎(煅)金樱子(去毛、子)芡实 莲须各30克 五味子30克

制法上药为末,山药糊作丸。

功能主治治精关不固,遗精久浊;或膀胱不约,小水频多。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9克,开水送下。

摘录《医级》卷八

处方38、止汗散

处方牡蛎22.5克 白术30克 白芷10.5克 甘草9克 防风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诸虚不足,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6克,煎水调下,不拘时。

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五

处方39、大安汤

处方白芍4.5克(酒炒)五味子1.5克 牡蛎12克(煅,研)龙齿6克 木瓜 3克(酒炒)枣仁6克(炒,研)地黄15克 人参15克 茯苓6克 柏仁6克

功能主治主惊伤气浮,真阳外越,真阴不守,心悸筋惕。

用法用量金器1具,同前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40、螵蛸丸

处方桑螵蛸(炙)30个 鹿茸(酥炙)炙黄耆各90克 煅牡蛎 赤石脂 人参各60克

制法上药为末,山药糊丸。

功能主治治下元虚冷,梦中遗尿。

用法用量每服6克,盐汤下。

摘录《类证治裁》卷七

处方41、止带丸

处方当归(酒洗)川芎 白术(去芦)人参(去芦)山药 杜仲(姜汁、酒炒去丝)香附(醋炒)青黛(减半)牡蛎(火煅)破故纸(酒炒)续断 椿根皮(酒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赤白带下,腰酸,头晕眼花,小腹胀痛,四肢困倦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清米汤吞下。腹痛,加玄胡索、茴香,去人参;饱闷,加砂仁,去人参;夏月,加黄柏;冬月加煨干姜;肥人,加姜汁、半夏;瘦人,加酒炒黄柏。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42、柏子仁丸

处方柏子仁 半夏曲各60克 牡蛎 人参 白术 麻黄根 五味子各30克 麦麸15克

制法上药研末,枣肉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损心阳,心惕盗汗。

用法用量每次9克,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备注《类证治裁》卷三“柏子仁汤”,即本方改为汤剂。

摘录《医宗必读》卷叶

处方43、牡蛎黄耆桂枝汤

处方牡蛎3克 黄耆6克 桂枝1.5克 麻黄根3克 白术 甘草各1.5克 浮麦3克

功能主治治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启蒙》卷四

处方44、加味消瘰汤

处方生地15克,玄参15克,牡蛎20克(包),浙贝10克,夏枯草1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海浮石15克,天葵10克。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主痰浊凝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肿瘤良方大全》

处方45、理血汤

处方生山药30克 生龙骨(捣细)18克 生牡蛎(捣细)18克 海螵蛸(捣细)12克 茜草6克 生杭芍9克 白头翁9克 真阿胶(不用炒)9克

功能主治清热止血。治肾阴不足,血热妄行。血淋,溺血,大便下血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溺血者,加龙胆草9克,大便下血者,去阿胶,加龙眼肉15克。

备注血淋之症,多由纵欲太过,肾脏因虚生热,以致血热妄行。方中山药、阿胶以补肾脏之虚,白头翁以清肾脏之热,茜草、螵蛸以化其凝滞而兼能固其滑脱,龙骨、牡蛎以固其滑脱而兼能化其凝滞,芍药以利小便而兼能滋阴清热,所以适用于血淋、溺血等属子肾阴不足而血分有热者。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46、冰霜散

处方寒水石(生)牡蛎(烧)朴消 青黛各30克 轻粉3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烧烫伤,创面破溃疼痛。

用法用量新水或油调搽。

摘录《活法机要》

处方47、龙骨散

处方龙骨90克 牡蛎90克 海螵蛸90克 黄柏500克 雄黄90克 滑石粉30克

制法研粉。

功能主治解毒收敛。治湿疹,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趾间足癣。

用法用量直接扑上,或油调外用。

注意对化脓性的陈久肉芽疮面禁用。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处方48、夏枯草汤

处方夏枯草50克,香附20克,昆布20克,海藻20克,牡蛎35克,黄药子25克,射干20克,连翘20克,龙胆草15克,海浮石3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郁,祛痰软坚。主气郁化火,痰凝经络。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孙宜林方

处方49、瘰疬丸

处方牡蛎(煅)元参(炒)各150克 土茯苓(炒)75克

制法上药于端午日共磨细,用酒打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瘰疬。

用法用量患在上身,每清晨酒下7.5克,晚上6克,患在下身,早服6克,晚服7.5克,自然渐消。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八

处方50、牡蛎散

处方牡蛎粉30克 麻黄根30克 杜仲30克(去粗皮,微炙,锉)黄耆60克(锉)白茯苓 败蒲扇灰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虚劳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

处方51、定痛生肌杖疮膏

处方乳香15克(去油)儿茶15克 象皮15克(煅灰,为末)龙骨15克(煅过,为末)没药15克(去油)血竭15克 冰片3克 牡蛎壳(1个煅灰,研末)15克

功能主治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以上八味,共研细末。先用麻油360克,净猪板油120克,入砂锅内,下净头发60克,鸡子清5~6个,同熬,俟油滴水成珠,入白蜡60克,黄蜡60克,烊尽,再入滚水泡过飞净黄丹60克,铅粉60克,用槐条急搅成膏,取起离火,入前细药。如遇患者,先将韭菜、葱头、猪肉三味煎汤,净洗后用膏涂患处,再将油纸贴上,加棉花裹好,再用布包,毋令出气。一日一夜换洗一次3如见骨者,再加细药掺上患处。其痛立止。

注意忌房事并诸发物。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九

处方52、桂心汤

处方桂心12克,煅牡蛎12克,芍药12克,龙骨12克,炙甘草12克,大枣12枚,生姜15克。

功能主治镇心安神,涩精止遗。主心神不宁。

用法用量上为粗末,水煎服。

摘录王旭东方

处方53、茯神汤

处方茯神 独活各12克 黄耆 远志 防风各15克 生姜9克 甘草 人参 当归 牡蛎 白术 苁蓉 附子各6克

制法上十三味,叹咀。

功能主治治风眩,吐逆,恶闻人声。

用法用量以劳水1.2升,煮取600毫升。每服100毫升,一昼夜服尽。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处方54、牡蛎大黄汤

处方牡蛎(用熟黄泥包裹夹,火煅透,出地上冷却)大黄(纸裹,水浸透,炮,冷却)各60克

制法上药锉研为末。

功能主治利湿涤热。治小儿湿热下注,阴茎肤囊浮肿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无灰温酒空腹时调服,不能饮酒者,用温汤调,入酒少许同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55、延年断汗汤

处方黄耆(蜜炙)人宰(去芦)白茯苓(去皮)芍药 肉桂(去粗皮;不见火)甘草(炙)牡蛎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乌梅各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

处方56、二参丸

处方人参15克 桂(去粗皮)牡蛎(煅,研成粉)山芋 黄柏(去粗皮,拿炙,锉)细辛(去苗叶)附子(炮裂,去皮、脐)苦参各22.5克 麦门冬(去心,焙)泽泻各30克 干姜(炮)生干地黄(焙)各7.5克 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15克

制法上药十三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虚劳,小便余沥及失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进下。如顽痹,加附子(炮裂,去皮、脐)7.5克;妇人血虚,加干地黄(焙)15克、黄柏(去粗皮,蜜炙)7.5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处方57、寸金锭子

处方藤黄 雄黄 雌黄 硫黄 轻粉 粉霜 麝香 砒霜 黄丹各3克 牡蛎粉 红藤根 干漆各1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研匀,烧陈米饭和捣为丸,如枣核大。

功能主治主痔疾。

用法用量每用1丸,纳肛门中,深二寸许,放令定,用新砖球子二个,炭火烧亦,酽醋中蘸过,绵裹一个,于肛门上熨之,冷即换。来日大便下臭败恶物,为除根也。

摘录《外科精义》卷下

处方58、托里解毒汤

处方银花6克 当归15克 生耆6克 花粉 连翘 黄芩 赤芍各4.5克 大黄 牡蛎 生甘草各3克 枳壳2.4克 皂刺1.5克

功能主治治红肿痈毒。

用法用量水煎服。痈疽已破者,去皂刺。

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一

处方59、牡蛎散

处方牡蛎22.5克 干姜22.5克

制法上二味,捣筛为细扮。

功能主治治男子阴下痒湿。及水癞偏大,上下不定,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扑患处,日用二次。

摘录《医心方》卷七引《效验方》

处方60、千金消毒散

处方连翘 黄连 赤芍各3克 归尾30克金银花30克 皂角刺 牡蛎 大黄 天花粉 芒消各9克

功能主治治一切恶疮,无名肿毒,发背疔疮,便毒初发,脉洪数弦实,肿甚欲作脓者。

用法用量上锉。酒、水各半煎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