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的生理、病理机制如何?

浏览

《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在这里,阳加于阴的阳,指体内阳气,而阴指体内的阴精、津液等有形物质。

  在生理情况下,阳气作用于阴精、津液等水液成分,使人体微微汗出,从而维持了机体内环境的阴阳平衡,互相协调。在病理情况下,出汗是疾病的一种病理反应。而其病理机制仍不外乎阳气、阴精两方面关系失调所致。例如:阳热亢盛,逼津外泄的里实热证,汗出濈濈然,是阳热之邪,作用于人体阴精,鼓动外泄,为病理性出汗。又如阴虚患者,入睡后,卫阳之气行于里,阴虚不敛阳,阳不能入于阴,而迫津外泄,故盗汗出。又如风邪伤人,风为阳邪,其性开泄,使毛窍开而阴精随阳外泄,故见到汗出。再如气虚、阳虚患者,体表阳气不足,不能固摄,不能固护营阴,使阴液外泄,故汗出。分别称为气虚自汗,阳虚自汗。这也是阳和阴之关系不协调所致。

  应看到,大量汗出,不但损伤人体阴液,严重的可形成亡阴之变;人体阳气随汗外泄,严重的又可形成“气随液脱”、“气随津泄”等大汗亡阳之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