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型特用玉米引种及高效栽培技术

浏览

果蔬型特用玉米,亦称餐桌特用玉米,或当水果、蔬菜、罐头、速冻食品,或作成人、幼儿风味小吃。如糯玉米、甜玉米、超甜玉米、黑玉米、爆裂玉米及笋玉米等。因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极易消化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特别是黑色食品流行的今天,黑色的甜糯玉米因其富含硒元素,具有其它食品无与伦比的特有防癌作用。同时种植特用玉米经济效益高,一般公顷纯收入1.8万元以上,是普通玉米的几倍甚至十几倍。果蔬型特用玉米的种植与加工,被农业专家誉为中国未来发展前途宽广的农产品。现将果蔬型特用玉米的引种试验、示范以及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用良种

  糯玉米有烟单5号(烟台市农科院育成)、鲁糯玉1号(山东省农科院育成)等半紧凑型品种。

  一般春播自出苗至采收鲜果穗80~85天,据引种试验均表现早熟且适宜密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玉米对短日照敏感,在北方春季早熟栽培一般不宜采用南方低纬度地区育成品种,否则生育期延长,发生高位结穗或不结穗等现象。目前推广的特用玉米品种一般多为杂交种,第一年种植后,翌年不可作种用。

  2、设置隔离区种植

  由于玉米有花粉直感现象,当特用玉米与普通玉米串粉杂交后,当代所结籽粒即变成普通玉米,则丧失种性和商品价值,所以,特用玉米与普通玉米(包括特用玉米种类之间)须隔离种植。隔离可采用空间隔离、时间隔离或障碍隔离等方式。空间隔离一般至少300m以上。时间隔离指与其它类型玉米播期错开,使种植的特用玉米与普通玉米花期错开,一般春播间隔30天,夏播20天。障碍隔离主要利用山岭、树林或高秆作物(如高粱、红麻)等自然障碍。

  3、分期播种,适当浅播

  为充分扩展市场供应时间,防止大起大落,达到均衡供应目的,可采取分期播种提前或延续上市。特用玉米一般当地温稳定通过12℃时即可播种。苍山县均在4月上中旬,如采用地膜覆盖,播期可适当提早到3月下旬,一直播到7月中旬,形成6月到10月(国庆节前后)连续供应期。同时由于特用玉米种子小瘪,且淀粉含量少,营养成分少,幼苗顶土力差,生长势弱,所以适当足墒浅播,以保证一播全苗。播深2~3cm,每穴2粒,每公顷用种量22.5~30kg。

  4、合理密植

  果蔬型特用玉米多采食鲜穗,甚至采收未授粉的雌穗(笋)加工制罐,故可适当密植。据试验鲁糯玉1号、烟单5号一般每公顷6~6.75万株,每穴2粒,用种量22.5kg/公顷。过密则导致果穗发育不饱满,秃尖,缺粒。原则上春播宜稀,夏播稍密;肥地宜密,瘦地宜稀。

  5、田间管理

  注意早间苗,及时去蘖 间苗留苗均匀一致,及早划锄促进根系下扎,为丰产搭好架子。及时去蘖,每株仅留一穗。

  人工授粉 开花期即上午10时前后促进散粉作人工授粉,尽量减少秃尖现象。肥水运筹 基肥为主,种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于苗期、拔节期各一次。切实做到孕穗期不受旱。

  防治病虫害 特用玉米受玉米螟、金龟子危害较普遍。可于大喇叭口期用50%巴丹可溶性粉剂500g加入细沙土30~40kg拌匀,每公顷120~150kg“灌心”。花丝盛期后6~8天,往往仍有大量玉米螟虫,可用敌敌畏乳油500倍液喷洒顶端花丝基部。切不可使用呋喃丹、甲胺磷等残效期长的剧毒农药。

  6、适时收获

  糯玉米、甜(超甜)玉米 采食鲜果穗,一般授粉后22~28天为适收期。笋玉米 采收指头大小未授粉雌穗,一般在抽丝2~3cm,尚未鼓籽时采笋状穗轴。果穗采摘后应及时销售、食用或速冻加工,存放一般不超过24小时。爆裂玉米 当达到生理成熟籽粒含水量35%左右时收获。果穗及时晾晒风干,使籽粒含水量降至14%~18%时脱粒,减少碎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