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人工养殖技术

浏览

青虾,又名日本沼虾,是经济价值较高又普遍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特优水产品,不仅肉质鲜美、无刺、无腥、而且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16.4%,还含有磷、铁、钙等重要营养成份。青虾可制成各种美味食品,虾壳还可加工成禽类饲料的添加剂。青虾以往都为野生,近十几年来,由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致使青虾资源逐年减少,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因此,开展人工养殖前景广阔。

一、青虾的生态习性

(一)形态

青虾体形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全身由20个体节组成,其中头胸部13节(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雄青虾体长6.5~8.0cm,雌青虾体长4.5~5.0cm。青虾共有步足5对,前两对钳形,后三对单爪型,额角基部两侧有复眼1对(横接于眼柄未端)。

(二)生活习性

青虾不仅适应淡水,且能适应低盐度的水域。水质要求中性或偏碱性。青虾在水温上升时,在沿塘边、河边浅水处活动,秋冬季向深水处移动。由于深水的溶氧、饵料生物条件的影响,因此,青虾很少进入池塘中心的深水水域。青虾在越冬期间潜伏于水底的石砾、泥穴、树枝或草丛中,清明前后出来活动。

(三)摄食与生长

青虾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不同的发育阶段食性不同。整个生长育期分三个阶段:①仔虾阶段,幼体孵出后,从第一次蜕皮到第八、九次蜕皮的阶段为仔虾阶段,总的时间为20-30天,平均每1-3天蜕皮一次,每蜕一次皮,虾体即长大一次,这一阶段的食物是绿藻中的丝状藻、鼓藻和矽藻中固着性藻类,其他还包括水中的无节幼体和昆虫等,或人工投喂的蛋黄和豆浆。经4-5次蜕皮的幼体,即可投喂煮熟的鱼肉或其他切碎的动物性饲料。②幼虾阶段(变态结束到性成熟前),生活习性转入底栖。这一阶段为35-45天。每隔7-11天蜕皮一次。这一阶段的食物主要是小型的水生昆虫、蠕虫、动物尸体等,也喜食人工投喂的轧碎贝类、鱼虾、蚕蛹等动物及豆饼、米糠、水草、菜叶等植物性饲料。③成虾阶段,这阶段15-20天蜕皮1次,食性基本与幼虾相似,但更广泛些,偏食动物性饲料,包括鱼粉、蚯蚓、蝇、蛆、小虾等,植物性饲料则包括豆饼、豆渣等。青虾成虾特别喜食糖糟,在饲料不足时,青虾会自相残杀。

青虾贪食,生长快,适口的饲料投入后,2-3分钟即能充满全胃,但总的摄食强度取决于水温。一般3月份当水温达14℃时开始摄食,4-10月摄食强度最大,12月份低温进入越冬阶段,很少摄食,只在气温回升时少量摄食。

青虾生长较快,通常5-6月孵出的虾苗,经一个半月的饲养,即能长到3cm,到10月份雄性可达4-5cm、雌性3.4-3.6cm,到第二年繁殖季节(5-6月)雄虾可达6-7cm,雌虾5-6cm。青虾从孵出至死亡总共需蜕皮20次。

青虾的寿命为14-18个月,经过越冬的青虾一般在第二年的7-8月份相继死亡,故人工养殖的青虾宜采用轮辅的方法,捕大留小,隔年的成虾在6月份之前应起捕上市。

(四)基本生物学特性

1、变温动物,在自然水温下能生存;

2、生长温度14℃以上;

3、繁殖温度18-28℃;

4、PH值:6-8.5;

5、耐低溶氧1.5mg/L;

6、脱壳生长;

7、食性杂,以夜间摄食为主;

8、生活习性喜在浅滩1-2m水深处活动以及水生维管束植物比较多的地区;

9、随水温不同,活动区域有变动,高温和低温在深水层;

10、怀卵量比较多,怀卵量的多少,取决于个体大小;

11、卵生、变态发育;

12、光照要求:白天避光,夜间活动为主;

13、性成熟早:一般则需50天左右的生长期;

14、生理寿命短:一般为14-18个月;

15、活动能力差,只能作短距离游动。

二、青虾的人工繁殖

(一)青虾的繁殖特性

青虾产卵适宜水温为18-28℃,5-8月份为产卵盛期。

雌雄虾的交配是在雌虾产卵前进行的。产卵前雌虾先行蜕皮,然后预守候在旁边的雄虾抱住软弱无力的蜕皮雌虾进行交配,这时雄虾迅速排放精英,精英附着于雌虾第四、五对步足基部之间。交配后雌雄虾分离,各寻阴暗处安静不动,交配后约24小时,雌虾开始产卵,卵为椭圆形。产卵多在夜间进行,产卵后精英消失。越冬后的老虾,在同一生殖期可连续产卵两次。当第一次产的卵正在发育的同时,卵巢又重新发育。第一次卵孵化时,第二次的卵巢又已成熟,接着就蜕皮开始第二次产卵。两次产卵相隔的时间为20-25天,以后老虾的卵巢不再发育。当年孵出的幼虾(当年第一代),可以在同年8-9月性成熟并产卵,而它们的后代(当年第二代)在当年是不会产卵的。

青虾属一次成熟一次产卵类型。同时一年的性周期中又能成熟两次,个别青虾一年能产卵3次。

(二)青虾的繁殖

1、亲虾的越冬和管理

供繁殖的青虾,一般都是在冬季采集的,采集来的亲虾可饲养在大水泥池或土池中。越冬池大小可根据亲虾数量多少而定,但不宜太大,大致以0.1-0.5亩为好,饲养密度0.25-0.5kg/m2,放养亲虾的池子,在放养前必须做好清池工作。

虾池要求水质清新,水深通常应控制在0.6-1.0m左右。青虾耐低温,可自然越冬。为了让亲虾有隐蔽越冬的场地,可在池底加设瓦片、瓦管或砖块之类的隐蔽物。

越冬期间,在水温10℃以上时,可适量投些饲料,日投饲量为亲虾体重的1-3%。水温下降,低于10℃时,可减少投饲量或不投饲。到第二年春天水温上升时,可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投饲量,以利亲虾的发育和生长,所投饲料以投米糠、豆饼、酒糟及轧碎的螺贝、小鱼、小虾等为宜。整个越冬期间,要有专人管理,保持水质清新,氧气充足,使亲虾健康越冬,为第二年的繁殖创建良好的物质基础。

2、亲本选择

①符合青虾的标准体形。

②体形健壮、肌体完整、不受伤、无病害、活度高(弹跳性能好)。

③雌亲虾的选择标准为体长4.5cm以上,抱卵量好,卵发育进度基本一致。根据选种时群体发育情况,统一标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常选择卵发育中期的抱卵虾作为亲本用。

④尽量缩短捕捞、选种、运输到放养的时间,减轻虾体及卵的损害,有利于提高卵的孵化率。

3、孵化育苗技术

目前有三种孵化育苗方式,土池孵化育苗、池塘网箱育苗、工厂化育苗,这里只介绍土池孵化育苗。

①孵化池的准备

预先在去冬、早春清除淤泥、整修池埂、堵塞漏洞等工作。选择的塘坡度平坦,水深能达1.5m、灌排方便,增氧设施完备。在放苗前15天左右,每亩施生石灰75-100kg,全池泼洒,达到灭害杀菌的目的。放苗前5天左右,池塘进新鲜水60-80cm,进水口用密眼网封拦好,防止野杂鱼以及其他敌害物进入池塘,造成危害。适当进行水质培养,3天后水体有点转色,水体内已有少量微生物生长就不需增肥。放苗时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5cm以上。池塘进水后要勤巡塘,不断消除蝌蚪等敌害生物在水体内生长。

②选择好的抱卵亲虾运回后,每亩放600-800只(雌亲虾平均220只/kg,即亩放3-3.5kg),以每只虾怀卵1500粒计算,总怀卵量在90-120万粒,孵化率80%,幼虾成活率60%计算,预计到最后亩产1.5cm体长的幼虾在43-57万尾之间。

亲虾进池后,每天投一次饵料,傍晚时在池滩水深30-40cm,投喂动物性饵料及螺蛳肉,日投饵量为0.5-1kg/亩。

由于选择的是卵发育中后期的抱卵虾需要定期检查产卵情况,当大部分雌虾已抱卵,受精卵颜色呈灰褐色并出现眼点时,应向塘中放有机肥,以培养浮游动物,供虾苗摄食,施肥量为100-150kg/亩。在22℃以上的水温下,一般经过5-7天的雌亲虾强化培育,已有部分幼体孵化,一经发现水体中有幼体,要及时增泼豆浆,根据水质变化及时更换、添置新鲜水,促使水体保持较高的溶氧。加强夜间、凌晨的巡塘,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氧,做到有备无患(或增添新鲜水)。

当幼体进入变态期(孵化后5天左右)及时吊挂经过消毒处理的旧网片、棕榈、杨树根须等附着物,增加幼虾的附着面。进入幼虾期后再经过15天左右的饲养管理,幼虾体长可达1.5cm左右。开始捕捞分池,进入成虾池养殖。

三、青虾养殖

(一)池塘养虾

1、池塘选择

青虾耗氧量高,不耐低氧环境,又属底栖动物,游泳能力差,常喜在池底或岩边活动,故池塘要求面积适宜,水源充分、水质清新。池水以1-1.5m为宜,以利于光照和增加溶氧。池坡要有较大的浅水滩脚,便于青虾摄食活动。池底平坦,淤泥20cm左右。池边可留一些水草,供虾栖息和蜕皮时隐蔽。清塘、施肥同以上育虾苗池。

2、养殖方式和放养

一些浅水塘或浅水草滩,可以单养青虾,深水塘、污水塘不宜单养。目前一般池塘采用成鱼、青虾混养或鱼种、青虾混养。

池塘单养青虾可在6-7月放养当年培育的虾苗,每亩放4-5万尾规格为2000-5000尾/kg的虾苗。11-12月份起捕,捕大留小,再补放一定量的幼虾,饲养到翌年5-6月再起捕。

池塘混养青虾,若以养虾为主,每亩可放仔虾2-3万尾;以养鱼为主的,每亩放仔虾1-2万尾。若放养亲虾,则每亩要放养雌虾500-800只,雄虾300-500只。

放养时间在清晨或傍晚。

3、饲养管理

①成虾养殖尽可能采用人工颗粒饲料(可使用罗氏沼虾,对虾的专用饲料)。若自制颗粒饲料,可利用70%-80%的植物饲料(豆饼、米糠等)和20-30%的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蚕蛹、鱼蚌肉等),并添加少量骨粉、虾壳粉、微量元素等。

鱼虾混养的池塘,应先投喂草食性鱼类饲料,然后再投喂青虾饲料,且应投在池边浅滩处。青虾喜夜间活动,因此投饲宜在傍晚进行,或早晨、傍晚各一次。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4-6%,可根据水色和吃食情况,灵活掌握投饲量。而且投饲还应泼洒与堆放相结合,堆放则有利于仔虾的吃食。

②定期施肥:应定期给成虾养殖池塘施肥,以培育天然饲料。一般每半月施肥一次,每次50-100kg/亩(有机肥)。

③水质管理:当池水溶氧在5mg/L以上,青虾吃食旺盛,在2.5mg/L时即停止摄食,溶氧再下降时,即出现浮头或死亡。因此,每天清晨要坚持巡塘,发现青虾靠岸爬行或浮头时,即应加注新水和开启增氧机。要定期加注新水,每7-10天加注15cm新水,要使池水保持肥、活、爽。池水透明度最好保持在40cm以上。

青虾对农药也特别敏感,施用新的渔药,应先做好虾的毒理试验,取得安全浓度后再施效。此外,要经常注意池堤有无漏水洞,如有应及时堵塞以防逃虾。水蛇和水老鼠均会捕食青虾,应进行驱赶和杀灭。进水时要特别注意装置过滤栅,防止凶猛鱼类进入。

4、起捕

进入10月份后,即可进行沿岸滩拖网捕捞,起捕一些大虾先上市,到11月份后,可根据具体市场需要,进行排水捕捞。先排去部分池水,用拉网起捕部分鱼虾,再将水排干或留小片水潭,最后全部起捕,小规格青虾可另转塘放养到翌年6月份起捕。

5、养殖工艺要点

①严格清塘消毒,消灭有害生物;

②池塘适当种植沉水、挺水植物或其他水草,以不超过水面的1/3为适度。

③间隔15-20天,每亩施生石灰10-15kg;

④水体透明度调整到30-35cm,四天后增换一次新鲜水,每次15cm左右。

⑤装置增氧设施,坚持夜间、凌晨巡塘。

⑥每天投喂一次饵料,傍晚时投在池滩水深20-30cm处;

⑦多投肉食性饵料,促进生长;

⑧间隔一个星期,施一次全价颗粒饲料(蜕壳素、微量元素)、根据观察,在25℃的水温条件下,幼虾阶段每蜕一次壳需8天左右时间(前期短、后期长)。

⑨日投饲量占体重的5%-6%(幼虾初期15-10%),夏秋高温期间适当少投,后期随着水温下降,逐步减小,进入越冬期可间隔2-3天少量投一些;

⑩夏秋高温季节,养殖池塘水位要深,一般要保持水位1.5m以上;

⑾虾的存塘量,一般以每月下降5-6%推算;

⑿勤检查、勤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

(二)其他养殖

青虾养殖还有利用网箱、稻田等养殖。

四、青虾的捕捞

(一)干塘捕捞法

这是常用的池养捕虾法,即先逐步干塘,适时先捕鱼,然后再干塘,留小块蓄水区,虾即集中,然后用小捞网捕虾。

(二)笼捕法

用小竹片人工编织而成,长18cm、直径8cm,在笼内放诱饵,诱饵为面粉、菜籽粕,揉合成条状,然后再蒸熟,用小刀切成小条,一人可操作400-500个,下午放入虾塘,傍晚起捕一次,第二天清晨再起捕一次;

(三)罾捕法

罾用尼龙网片制作,呈四角正方形状,每角下扎一个铁沉子,网尺寸为40cm见方,用两个竹片作罾爪,在罾爪二分之一处安一个浮子,浮子用尼龙线吊起,线的长度视水位而定,罾内放几尾小鱼或蚌肉,傍晚放入虾塘中,每隔10-15分钟收捕一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