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水产站向科技示范户发布秋季渔业生产管理措施

浏览

水质调控:精养池塘由于密谋大,投饵施肥量大、水中有机质多,容易引起水质恶化,秋季池水应保持较高水位,以提高水体载重、鱼量和减缓水温急剧下降,每天观察水体透明度和水质变化及时调水(可用追肥、注水和生石灰泼洒以及增氧机开启等措施),使水质处于“肥、活、嫩、爽”的良好状态。

合理投喂:从9月下旬以后,随着水温下降加快,投喂量要逐渐下降,常规鱼投喂要提高饲料质量。河蟹增加荤性饲料比例,初秋、中秋是河蟹摄食水草、螺蛳的高峰期,应密切注意,既要保证河蟹的吃食利用,又要有较高的存塘量,不足的池塘要采取措施,补足水草和螺蛳。甲鱼池塘养殖,进入秋季甲鱼养殖应以水质调节为主,使养殖水体变好并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保证饲料质量,符合甲鱼对蛋白质与脂肪方面的需求,提高其生长速度与肥满度。由于甲鱼食量增加。投喂时添加预防肠炎药物,如穿心莲、大蒜等,连用几天,效果较好。

病害防治:“白露头,鱼死不断头”。从池塘养鱼的历史经验和实践来看,立秋之后鱼病将进入又一个流行高峰季节,因此,掌握秋季鱼类发病规律,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积极措施,采取外消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预防病害发生。深秋,冷空气来临,气温下降,白对虾等热带养殖动物会受冷空气侵袭,需做好上市准备和防寒保暖措施。

加强巡塘:每天坚持早晚巡塘,做好日常工作。对河蟹、甲鱼等易逃养殖品种,检查进出品的防逃投施,低洼池埂用土填高或用木桩、尼龙网片围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