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甲鱼养殖技术

浏览

经我合作社养殖专家实践摸索,已探索出从培育亲本到孵化繁育,从改造池塘到精心饲养适宜中华鳖生活习性的养殖技术。其重点是:把好“三关”,遵循“五个原则”。

“三关”:即水质关、苗种关、饲料关。

1、水质关。生态甲鱼养殖用水,应是无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源。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投种前要求彻底清塘消毒,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250斤化水全池泼洒。养殖过程中,每15天泼洒生石灰,改善水质,一般每亩40斤左右。

2、种苗关。同一池的种苗应规格整齐,一次放足,种苗无伤病,有活力。放养量根据不同规格有差异。幼鳖池每亩5000只,食用鳖池每亩放2000只。放养前,种苗用高猛酸钾20毫克/升溶液浸浴20分钟。

3、饲料关。投饲应严格实行定质、定量、定时、定点。饲料种类有:配合饲料、动物性饲料(包括鲜活鱼、虾、螺、蚯蚓、飞虫、禽畜内脏等)、植物星饲料(包括新鲜南瓜、苹果、西瓜皮、青菜及豆类谷实类)所有饲料投喂前均应用高猛酸钾20毫克/升溶液浸浴消毒处理。

“五个原则”:

1、科学建池。中华鳖具有“三喜三怕”的特点即喜阳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建池时应根据这些特性选择的环境。池塘 的规格因养殖鱼类型不同而不同,一般幼鳖池面积为1-2亩成鳖池面积2-5亩,形状为长方形,南北向,水深为1-2.5米。并同时建好防逃设施,产卵场所、食料台及晒台。

2、混养共生。根据甲鱼与常规鱼的不同的栖息水层和食性等生活特性,选择1??3个适宜的品种与甲鱼混养,使之共生互利,改良池塘环境,促进生长,增加效益。

3、分级饲料。稚鳖、幼鳖、食用鳖及亲鳖四个类别,都应分级饲料。便于生产操作,同时避免大咬小,大欺小。

4、自繁自养。要求实行自繁自养一条龙作业,确保产品品系、品质和档次。同时便于管理,减少购种开支,避免因外购种苗带来各种病毒和寄生虫

5、防重于治。应遵照“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方针,防患未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