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

浏览

河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俗名,又称毛蟹、螃蟹、大闸蟹。在分类学上属甲壳纲、十足目、方蟹科绒螯蟹属。河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水产珍品,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大内陆地区开展了河蟹的大水面放养和池塘养殖。湖泊放流的效果显着,每千克蟹苗可收成蟹500~1000千克;每千克幼蟹可收获成蟹10~20千克。池塘养蟹,每千克幼蟹可收获成蟹5~7千克。河蟹喜水质清新、阳光充足、水草丰富的淡水湖泊中,习惯于栖息在江河、外荡的岸滩地的泥穴中。蟹穴常位于水位线之间。河蟹喜食小鱼、小虾、螺、蚬、蚌、昆虫及动物尸体,有时也攻食小蛙和蝌蚪。水温在10℃以下时;在穴中螫伏越冬,摄食减少或不摄食。每年秋冬;淡水中生活长大的河蟹逐渐发育成熟,便由湖泊向江河游动;到浅海里进行繁殖,被称为生殖洄游。随着湖游过程,性腺越趋成熟,当亲蟹群体洄游到长江口海淡水交融处时,雌雄蟹即进行交配;交配后雌蟹经数小时到10余小时后产卵,卵黏附在蟹体的腹肢上,称抱卵蟹。2-3个月后孵出幼体,与水蚤相似,称溞状幼体。再经过5次蜕皮,变成大眼幼体,即俗称蟹苗。大眼幼体溯水上游,回淡水生活。河蟹寿命最长3年,一生产卵1次。目前,养殖所需蟹苗主要通过人工繁殖获得。一般养蟹池面积为0.33~0.67公顷,水深1.5-2米,埂要有一定坡度,池底少淤泥。周围宜用单砖墙或玻璃钢拦围住,高度50厘米,四角呈弧形,以防攀附逃逸。池放蟹前应用生石灰清塘,10天后栽草灌水,早期水浅些,逐渐加深,蟹种采购宜选择每千克33-100只。放养密度每平方米2~3只,如预测成蟹2250千克/公顷的产量,则需放养大规格幼蟹25~35千克。河蟹还可通过湖泊围网和稻田养殖。饲养河蟹,可投喂小麦、稻壳、甘薯、马铃薯、菜饼、豆饼、玉米、小鱼、小虾、螺、蚌以及水旱草类。每天投喂1次,每天要巡塘,要防止鼠害,春季用药物灭鼠,夏、秋季用人工灭鼠。(来源: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