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泥鳅养殖方兴未艾

浏览

泥鳅属温水性鱼类,生活在15-30℃的环境中,最适宜温度为24-27℃。泥鳅被誉为“水里人参”以其滋补,营养,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供不应求,价格高、收益好、省工,是致富的一条好门路。近几年我县泥鳅养殖蓬勃兴起目前全县有养殖户近百家养殖面积3000多亩。下面谈谈我的养殖方法。

1、放种:按每平方米水面500-750克计算投放鳅苗。鳅苗可到市场上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要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一雄三雌的比例搭配。(雌雄鉴别法: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身体呈圆锥形,前身粗而尾端细,胸鳍宽而短,尾端圆平。)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一般年产卵2-3次,产卵万粒左右。

2、投食: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牛粪、米糠、麦麸、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3次即可,投喂量按采食情况确定。

3、施肥。在饲养过程中,可适当补充些有机肥,但施肥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4 、捕捉:先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

注意事项:⑴泥鳅和黄鳝切莫混养,因为黄鳝要吞食泥鳅。⑵池的边缘一定要高出水面0.5米左右,池的进出水口以铁丝网拦挡,以防泥鳅逃窜。⑶初冬水温降到5-10℃时,泥鳅停止进食,入泥蛰居冬眠,待来年水温升高后再出穴活动。为了使池水保持适宜的温度,夏季除换水以外,还应在池上架设遮盖物,冬季架设塑料斜面温棚,增加池内温度。⑷泥鳅是产卵量高、繁殖能力强的鱼类,且具有生长速度快的特点,从产卵到长成150克的商品鳅,仅需120天左右,所以要加强管理。⑸没有条件建池的家庭,可以用缸、盆喂养。⑹"夏至"是投放鳅苗的最佳期,要抓住时机投放种苗,以其达到更佳效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