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德封

图

中国地质学家。字洛村。1900年5月4日出生于河北高阳县,1980年2月24日卒于北京。1923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毕业。曾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技师,晋绥矿产测探局技正,四川省地质调查所所长,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兼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化学系主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5年当选)。侯德封早年曾三次编著《中国矿业纪要》,1937年又编著《黄河第二篇地质志略》。30~40年代,他主要从事北方煤田的调查,以及四川铁矿和其他矿产的研究工作。50年代初,他为湘潭锰矿找到了原生矿层,并推动了有关的成矿理论研究。他参与了导致大庆油田发现的地质学工作,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集体),并指导和推动了陆相生油理论的研究。1961年他提出核子地球化学观点,创导了稀有金属稀土元素矿床学等的地球化学研究。他的主要著作还有《从地层观点对中国锰、铁等矿产的寻找提供几点意见》(1953)、《关于陆相沉积盆地石油地质的一些问题》(1959)、《核子地球化学》(1961)、《金属成矿论》(1964)、《金属成矿各论》(1965)和《核转变能与地球物质的演化》(197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