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的总称,也称农村。原始聚落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新石器时代,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分离,使以农业为主要生计的氏族定居下来,出现了真正的乡村。中国已经发掘的最早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前期,如浙江省的河姆渡以及陕西省的半坡等。

按照乡村的经济活动内容,可分为以一业为主的农业村(种植业)、林业村、牧村和渔村,也有农林、农牧、农渔等兼业村落。在经济活动以及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下,乡村存在各种居住方式和形态特征。在农区和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定居聚落、季移型聚落和游牧的帐幕聚落兼而有之;而在江河湖沼之中,还有以舟为室的船户组成的船户村。固定的聚落可分为散布着孤立农舍的散村,以及集合成条状、块状、环状的路村、街村、团村和环村等集村,其规模从只有少许农户的小村到数千人口的大村不等。根据乡村是否具有行政含义,可分为自然村和行政村。自然村是村落实体,行政村是行政实体。一个大自然村可设几个行政村,一个行政村也可以包含几个小自然村。

一般来说,乡村聚落具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旁绿地,以及特定环境和专业化生产条件下特有的附属设施。小村一般无服务职能,中心村落则有小商店、小医疗诊所、邮局、学校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可发挥最低层级的中心地职能。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郊区还出现了城市化村这种类似城市的乡村聚落。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