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动物群

分布于海洋中各门类动物的总称。约占地球表面积71%的世界海洋为动物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据统计现生海洋动物已知有16~20万种。它们形态多样,有微观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和长达30余米、重达 190吨的高等哺乳动物──蓝鲸;它们分布广泛,从赤道到两极海域,由海面到海底深处,均有其代表。

特征

(1)分布不均。一般动物的数量随海洋深度增加而减少(图1 ),

图1 表

动物的种数随海洋纬度的增高(即暖水地带向冷水地带)而变少(见表)。

(2)门类繁多。动物界所有主要门类在海洋中都有其代表,据美国学者D.尼考1971年的统计,现生37个动物门中,海洋中至少包括34个门,其中栉水母动物门、帚虫动物门、毛颚动物门、腕足动物门、须腕动物昧、棘皮动物门等为海洋所特有;现生86个动物纲中,生活在海洋中有73个纲。

(3)种数较少。由于相对均匀、稳定的海洋环境不利于动物种的分化,并且种数占现代动物种大约一半的昆虫纲在海洋中几乎完全没有,因此海洋动物种数比陆地少得多。据1971年尼考统计,在现生动物100万种中,海洋动物仅有17万种。

(4)结构简单原始。海洋环境条件相对稳定。导致动物体结构发展比较缓慢,保持着许多古老类型。如著名的“活化石”腕足类的舌形贝(Lingula,俗称海豆芽)、似穿孔贝(Terebra tulina)、软体动物门的新蝶贝(Neopilina)、脊椎动物类的矛尾鱼(Latimeria)等,均有3亿年以上的历史。现代生活于海洋中的海龟、海蛇等爬行动物,鲸、海豹等哺乳动物,都是由原始海洋中的鱼类移居陆地逐渐进化为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之后而由陆地返回海洋的,故又称为次生性海洋动物。

类型

根据生活方式的差异可划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即水层动物和底栖动物。水层动物又可分为:漂浮动物、浮游动物、游泳动物。根据海洋环境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征,可划分为3个生态带:沿岸带(又称浅海带)、远洋带(又称开阔海带)和深海带(图2)相应地形成沿岸动物群远洋动物群、深海动物群。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