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态离子导体

具有离子导电性的非晶态材料。正如半导体材料有晶态和非晶态之分一样,离子导体也可作成非晶态。有些材料从熔体自然冷却就能形成非晶态,而更多的材料则要在快速冷却条件下(约105K/s)才能制备成功。非晶离子导体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例如它本身就是高缺陷结构,有利于离子的迁移;成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改变,从而可以使离子电导性最佳化;宏观性质是各向同性的、均匀的,这对应用很有利。然而非晶态离子导体也和其他非晶态材料一样,其稳定性较差。

实验上已发现,一些离子电导率很低的材料在作成非晶态后其离子电导率得到显著提高。不少Ag+和Li+导体制成非晶态后,离子电导率可提高1~2个数量级,也发现一些极端的例子。例如,非晶态LiNbO3在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就达到 2×-6Ω-1·cm-1,比晶态提高20个数量级,电导激活能降低到0.39eV,只为晶态的五分之一,因而将普通离子导体非晶态化已成为制备新的快离子导体的重要途径。离子电导率本来就比较高的材料作成非晶态后,其离子电导率反而可能降低,例如,93.75mol%Agl-6.25mol%Ag4P2O7非晶态的离子电导率比晶态的低约一个数量级。要解释上述实验现象就必须了解非晶态材料中离子的运动机制,这有赖于对非晶态材料的结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