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柯施卡,O.

浏览

图

奥地利画家,表现主义成员。1886年3月1日生于珀希拉恩,1980年2月22日卒于瑞士的蒙特勒。1905~1909年在维也纳工艺美术学院学画。早期的石版组画《梦想的少年》受G.克里姆特的影响,油画《蒂策及其夫人像》(1909)、《维也纳建筑师阿道夫·洛斯》(1909)已经显示出表现主义的特征。这些肖像的背景是抽象的,人物的内心世界战栗不安和忧虑。他用冷静的态度观察处于紧张气氛下的现代人,画出他们心理上的焦虑和苦闷。1910年,应艺术活动家H.瓦尔登之邀,担任柏林的《狂飙》杂志肖像专栏画家,很快在德国出名。早期代表作有油画《风中新娘》(1914),描绘一对情人在风中飘荡和相互抚慰。1914年应召参军,在战场上负伤,后来定居德累斯顿。1919~1924年被德累斯顿美术学院聘为教授。从那时起改画风景。1924~1930年,游历欧洲、非洲和中东,在各地举办展览,并有不少风景、肖像问世。1931年回到维也纳,为了避免纳粹势力的迫害,1934年移居布拉格。1937年德国纳粹势力没收了他的 417件作品。1938年秋,他迁居伦敦,画静物和漫画,揭露法西斯的狂妄和罪恶。1953年移居瑞士。同年与1955年,他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分别建立了国际夏季美术学校和视觉学校,并亲自任教。1956年为W.A.莫扎特的《魔笛》作舞台背景和服装设计。1963年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作17幅石版画。1968年为阿里斯托芬的《蛙》作12幅铜版画。晚年画历史题材。

《风中新娘》

科柯施卡的作品,在内容上以善于剖析对象的心理、性格和情绪而引人注意,在形式上,以富有强烈的动感和旋转的笔触、歪曲客体的变形著称。他的笔触、线条和色彩的节奏是断断续续和不连贯的,反映他所遭受的精神折磨。艺术史家们称他是“表现主义的鬼才”,是继E.L.基希纳之后“掀起了表现主义的第二阵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