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史

浏览

中国各种新闻传播手段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包括 8世纪以来中国报刊的历史,也包括19世纪以来中国通讯社、广播、电视的历史。

中国古代报纸

中国的新闻事业始于唐代中叶。传发于唐代末年的敦煌进奏院状,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报纸,也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报纸的发展非常缓慢。邸报(或称“邸抄”、“朝报”等) 有手抄的,有印刷的,长期以来是封建王朝的官方报纸,传发受到控制。此外,也出现过一些非官方的小报和民间报房办的报纸(见中国古代报纸)。直到19世纪初, 中国才出现了类似近代报刊的定期出版物。中国早期的近代报刊是外国传教士和商人创办的。

中国近代报刊

清嘉庆二十年(1815),英国传教士于马来亚半岛西岸的马六甲创办中文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东南亚华侨中散发, 并有一部分传入广州。这是第1份用中文出版的近代报刊。由此开始,至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外国人在东南亚、香港、澳门和广州等地先后创办了 6种中文报刊和10多种外文报刊。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商人、官吏纷纷涌入中国,外国人在华办报的数量激增。其中发行较广、影响较大的外文报纸有《字林西报》(1864年创办),中文报纸有《万国公报》(1868年创办)、《申报》(1872年创办)和《新闻报》(中国)(1893年创办)等。在此期间,英国路透社于1872年起在上海建立分社,并开始向报纸发稿。 (见中国近代早期报刊)

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办的报刊

中国人自己办的近代报刊始于19世纪中叶,是随着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兴起而逐渐登上历史舞台的。早期影响较大的是王韬于1874年在香港创办的 《循环日报》。甲午战争(1894~1895) 后到戊戌变法(1898)期间,中国出现了自办报刊的高潮,据统计,从1896年《时务报》创刊到1898年戊戌政变发生,两年多的时间内,各地创办中文报刊70多种,比这之前30多年所办中文报刊增加了一倍多。这些报刊绝大多数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的,其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利用报刊宣传维新变法,其主要报刊有《时务报》、《知新报》、《湘学报》、《国闻报》和《湘报》。戊戌变法的 100多天内,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的出版达到高潮。不久戊戌政变发生,改良派在国内的宣传阵地丧失殆尽。他们的宣传据点暂时移向国外。(见戊戌维新时期改良派报刊)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办的报刊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活动始于1894年。他们先后在国内外创办了 120多种报刊。革命派早期办的报刊大多在国外创办。 同盟会机关报 《民报》1905年创刊于日本东京。《民报》同资产阶级改良派《新民丛报》关于中国走什么道路的论战, 有力地扩大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1907年以后,革命派报刊的出版重心逐渐由国外转移到国内,上海、 武汉、 广州等地出现了一批革命报刊,其中以《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大江报》、《可报》等最有代表性。这些报刊对于辛亥革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见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报刊事业一度繁荣。中国自办的通讯社也有了新的发展。但不久,即受到北洋军阀的严重摧残,形成了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低潮阶段。

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新闻事业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一批新型报刊出现,是中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开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第 1卷名《青年杂志》)和1918年陈独秀、李大钊在北京创办的《每周评论》等刊物,积极宣传科学与民主思想,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在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1919年全国各地新出版的报刊约 500种。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湖南等地涌现的为数众多的学界报刊尤具特色,著名的有毛泽东主编的 《湘江评论》、 周恩来主编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报刊工作有了重大改革,报纸副刊的变化最大。著名的北京 《晨报》副刊、 上海《时事新报》 的副刊“学灯”、 《民国日报》(上海)的副刊“觉悟”和《京报》副刊,被称为五四运动时期的“四大副刊”。这个时期的进步报刊有力地促进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见五四运动时期报刊)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的过程中,中国出现了第 1批无产阶级报刊。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将《新青年》改组为它的理论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另一理论刊物《共产党》月刊。同时,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也办起了一些小型的工人报刊。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22年,中共中央在上海创办了第1个机关报──《向导》周报,由蔡和森主编。1925年“五卅”运动中,瞿秋白主编了党的第 1个日报──《热血日报》。 这些报刊对宣传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纲领 、政策和革命的三民主义,以及推动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起了积极的作用(见中国共产党早期机关报刊)。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中国国民党的报刊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办的《政治周报》就是由毛泽东主编的。广州、汉口、上海等地的《民国日报》曾积极宣传国民革命。此外,还出现了一批以工人、农民、士兵和妇女为读者对象的报刊,如《革命军人》、《中国农民》和《中国工人》等。

这一时期,民营报纸在扩充事业规模和改进新闻业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1924年和1925年,成舍我在北京先后创办《世界晚报》、《世界日报》和《世界》画报;1926年,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公报》;上海的《申报》、《新闻报》等实行企业化经营,加强新闻报道,增出专刊。各报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通讯社和广播电台也有了初步发展。据1926年统计,全国有通讯社 155家,其中初具规模的有国闻通讯社、申时通讯社和中央通讯社等。1923年1月,美国人在上海创办的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是中国最早的广播电台。1926 年10月开始播音的哈尔滨广播电台,是中国人自已办的最早的广播电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当局逐步建立了以《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台为代表的新闻宣传网。这个时期,《申报》 、《 大公报》、《时报》、《时事新报》等资产阶级民营报刊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据1936年统计,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地区共有各种报刊1763种。

192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陆续办起了《布尔塞维克》、《红旗》和《红旗日报》等秘密刊物。由于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开辟了在农村环境中发展的新道路。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起红色中华通讯社 (见中国通讯事业)。各革命根据地的报刊均有增多,据1933年统计,仅中央革命根据地就有《红色中华》、《红星报》(中国)等报刊34种。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1937年1月,《红色中华》改名《新中华报》,红中社改称新华通讯社。4月,中国共产党创办了《解放》(延安)周刊。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紧,呼吁国民党当局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救亡报刊大量涌现。其中著名的有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和《生活日报》以及《立报》等。史量才主持的《申报》也改变政治态度,开始反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支持抗日救亡,并从多方面改进报纸工作。在“一二九”运动中,还出现了一批学生报刊。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密勒氏评论报》、《中国呼声》等报刊积极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字林西报》、《大美晚报》等也作了报道。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抗日战争初期,抗日的新闻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新华日报》、《群众》杂志,成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旗帜。《救亡日报》、《全民抗战》和国际新闻社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国民党主办的报刊和广播电台增加了抗日宣传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也迅速发展。1939~1940年间、在延安先后创办了《共产党人》、《八路军军政杂志》等刊物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1年5月,中共中央办起了大型机关报──延安《解放日报》(延安)。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带动了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事业的改革,使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走上了成熟的发展道路 (见延安报刊(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主根据地报刊)。抗日战争时期在大后方出版的 《大公报》、 《大刚报》、《新蜀报》、《国民公报》等报纸,也积极地进行了抗日宣传。众多的爱国新闻工作者团结奋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见国民党统治区报刊(1937~1945))。在沦陷区,日伪办的报刊受到人民群众的抵制。一些地方出现了抗日的秘密报刊(见沦陷区报刊)。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接管大批日伪新闻机构,在国民党统治区(包括原沦陷区)重新恢复了官方新闻事业垄断的局面。解放区的新闻事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抗战时期一度停播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恢复播音。新创办了《东北日报》、《新华日报》(华中版)、《人民日报》(晋冀鲁豫)等报刊。内战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当局加强对新闻事业的控制。《新华日报》和《群众》杂志分别于1947年2月及 3月被迫停刊。随后,《文汇报》、《联合晚报》、《新民报》南京版和上海版等大批报刊,被勒令停刊。解放区的新闻事业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947年3月,延安《解放日报》 停刊。新华总社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先后转移到陕西瓦窑堡和河北涉县、平山等地坚持工作。新华社兼代了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任务 (见解放区报刊)。随着人民解放战争不断胜利和新解放区的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续接管了大批国民党的报纸、通讯社和广播电台,利用原有设备扩建了人民的新闻事业。1949年3月,新华总社和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原延安台)随中共中央迁进北平(今北京);8月,华北《人民日报》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至此,建成了面向全国的中央一级的三大新闻机构,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由乡村向城市的转移。

新华社原址(延安清凉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新闻事业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的新闻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建国后最初 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地进行了新闻事业的恢复、改造工作,建立起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体系,为以后新闻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的新闻事业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召开全国新闻工作会议,讨论在全国转入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情况下,改进新闻工作的问题。会后,各级报纸开始以首要篇幅报道生产劳动;积极建立通讯员网络和读报组,进一步加强报纸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注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根据会议的决定,新华通讯社结束了战争年代各分支机构的分散状态, 完成了组织上和工作上的集中统一, 逐步建成为国家通讯社。通过建立城乡广播收音网和农村广播站,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级地方广播电台的广播扩大了收听范围,人民广播开始进入工厂、农村和部队。据统计,1957年全国有报纸 364种,广播电台61座,县广播站近1700个。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事业

1957~1966年间,中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58~1960年,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发展的需要,报纸和广播电台的数量有了较大增长,同时开办了电视事业。1958年全国有报纸491种,广播电台91座,电视台2座。1961年起,由于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新闻事业随之压缩规模。1961年全国报纸减少为 260种,广播电视事业的规模也有所缩减。60年代中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新闻事业又得到恢复。到1965年,报纸增加到 413种,广播电台87座,电视台12座。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文化大革命”时期,大批报刊被迫停办,报刊发行量大幅度下降。据1968年统计,全国省级以上报刊仅42种,其中全国性报刊只有 4种。1971年以后,报纸数量略有回升,但增长有限。与此同时,新华社和广播电视事业也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效率低、效益差,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新闻事业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从1979年起,报纸的种类和期刊总发行量成倍增长,收音机和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急剧增加。中国的新闻事业已由以报纸为主体逐渐转到通讯社、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电影、新闻摄影等多种新闻工具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新格局。一个多层次、多品种、多功能的遍及全国的新闻宣传网已经形成。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有力的工具。据1987年统计,除台湾省外,全国共有登记公开发行的报纸1482家, 期总发行量为 18600万份;广播电台 386座,发射台和转播台1016座,收音机、收录机社会拥有量 3.3亿架,县级广播站2576个,广播喇叭8316万只;电视台 366座,发射台、转播台 17570座,电视机社会拥有量1.16亿台。新华通讯社已成为国际性通讯社之一,在国内外有分社 120多个,派驻国内外的记者1100多人。以海外华侨、台港同胞和外籍华人为对象的中国新闻社也有了很大发展。

中国的新闻事业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喉舌,在传播新闻,沟通情况;宣传思想,影响群众;反映舆论,引导舆论;传授知识;提供娱乐等方面,正在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

参考书目
  1.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太原,1981。
  2. 方汉奇、陈业劭、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1983。
  3. 梁家禄、钟紫、赵玉明、韩松:《中国新闻业史》,广西人民出版社,南宁,1984。
  4.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出版社,北京,1986。
  5. 丁淦林:《简明中国新闻史》,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1986。
  6. 赵玉明:《中国现代广播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