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方鼎

浏览

中国商代后期青铜器。1959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藏湖南省博物馆。鼎为商至西周时期流行的方鼎造型样式,立耳,柱足,耳穿为拱门形,上端两侧呈突起的尖角形,较为特殊。耳外侧有阴刻夔纹。鼎腹长方形,口略大于底部,四隅有觚棱。圆柱形足部上端铸兽面,下有3道弦纹。鼎腹内壁有“大禾”2字铭文。

鼎腹四面铸有浮雕人面,底部填云纹。人面上五官的表现与商代青铜、玉器上所见的人面形象不同,眼睛不作"臣"字形,眉毛刻成细密的斜排线,口阔,额、颧、颏部高低起伏变化柔和。具有较多的写实成分,为同时期青铜器中所少见。但耳部则是图案化的C形,耳的上方有较细的钩云形,耳下部有爪,所以它并非现实生活中的人面形象,而是一种神异的形象。有学者认为它与黄帝四面的传说有关。

人面方鼎

人面在鼎腹所占面积很大,下颏直抵于底部,感觉十分突出。饰于鼎腹正面的面形扁阔,侧面的较接近于真人的面部比例,虽有宽窄的区别,但面部特征完全相同,表现出当时的艺术工匠在塑造技术上已能非常娴熟地掌握缩、放的比例关系。以人面形为鼎腹装饰,此为青铜器中仅见的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