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谑曲

浏览

17世纪和18世纪上半叶一种轻松活泼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如C.蒙泰韦尔迪的《音乐的谐趣》、J.S.巴赫第3首《帕蒂塔》中的谐谑曲等。18世纪后半叶起,奏鸣曲套曲(奏鸣曲、室内乐交响曲等)中的第 3乐章常用比小步舞曲更为轻快活泼的 3拍子的谐谑曲来代替。在J.海顿的中期作品,如1781年所作6首弦乐四重奏中,谐谑曲和小步舞曲还没有明显的区别;他的后期作品,谐谑曲才有明显区别于小步舞曲的轻快活泼的性格。L.van贝多芬发展了这一体裁,使它能够表现多方面的形象和意境:或欢腾雀跃(如在《第六交响曲》中),或幽默风趣(如在《第七交响曲》中),或悲凉苍劲(如在《第五交响曲》中)。A.布鲁克纳、П.И.柴科夫斯基、G.马勒、J.西贝柳斯等的交响曲也都包含谐谑曲乐章,但已不限于 3拍子。F.F.肖邦和J.勃拉姆斯把谐谑曲用作独立的钢琴体裁,其中戏剧性的两端部分和抒情性的三声中段相映成趣。有时谐谑曲也被用作标题交响音乐(如P.迪卡斯的《魔法师的弟子》)的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