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舞

浏览

中国古代大傩祭典中的仪式舞蹈,后世逐渐发展成娱乐性的民间舞蹈。广泛流行于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安徽、山东等地。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如鬼舞、跳傩、傩戏、傩堂戏等,也有名之为跳神的。傩舞的特征是:一般都戴木质假面,扮作鬼神歌舞,表现神的身世事迹。

从中国有文字记载开始,就有关于大傩的记录。殷墟甲骨卜辞中有字,是在室内以殳(古代兵器)击鬼之形,这是关于傩祭的最早史料。较早地详细记录大傩举行时具体情况的史籍有《后汉书·礼仪志》:傩祭在腊日前一天举行,由120名10岁以上、12岁以下的少年着黑衣服、红头巾、手执鞉鼓,扮作“侲子”;另有12人披兽皮、戴毛角,扮作“十二神”(或称“十二兽”);领队的主将则是“方相氏”,头戴有4只眼睛的金光闪闪的面具,身上蒙着熊皮,一手执戈,一手举盾。傩祭多在夜间举行,至时,到处燃庭灯、点爆竹,方相氏率领队伍,击鼓吹号,高唱驱傩歌,跳“方相舞”和“十二兽舞”,以驱逐假想中的恶鬼。

关于“方相氏”和“十二兽”的舞蹈,汉画像石上还保存着它们的形象资料。东汉张衡的《东京赋》这样描写:“尔乃卒岁大傩,欧除群厉。方相秉钺,巫觋操茢;侲子万童,丹首玄制,桃孤棘矢,所发无臬;飞砾雨散,刚瘅必毙,煌火驰而星流,逐赤疫于四裔。然后凌天地、绝飞梁,捎魑魅、斮獝狂,斩蜲蛇、脑方良。”描写虽有夸张,但所表现的紧张激烈的气氛是真实的。由内容所决定,傩舞一般比较粗犷强悍,面具也多狰狞恐怖,这些特点至今在傩舞中还保留着。

图

自汉至唐,傩舞的基本面貌无大变化。到宋代,傩舞中出现了将军、判官、钟馗、门神、灶君、土地、六丁六甲等神祇,增加了娱人成分,并逐渐向戏剧化的方向发展。近世傩舞,20世纪50年代以前,还保留着驱鬼逐疫的迷信内容,50年代以后基本上改造成为一种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形式。现代傩舞多为单人舞和双人舞,情节也比较简单了,形式变得质朴自然。现存的傩舞剧目也很多,如《盘古开山》、《纺织娘》、《孟姜女》、《董永》、《柳毅》等神话传说;再如《李斯操兵》、《关公斩貂蝉》、《张飞闯辕门》等历史演义;另有关于《西游记》、《封神演义》的神话故事。有些剧目又成为独立的舞蹈,如《和合舞》、《老杨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