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档案

浏览

中国山东曲阜孔府留存的孔氏家族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孔府(即衍圣公府)是孔子后裔中长子长孙居住的府第。所藏档案起自明嘉靖十三年(1534)迄于1948年7月。内容包括衍圣公封袭,祀典,先贤,宗族事务,家谱编纂,属员、庙庭官员及府内官员的铨选,各项租税的征收,徭役任使,刑讼案件,各种灾情记录及府内庶务文书等。

孔府进贡清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孔府档案分散在府内各处,设专职官员管理,并立有档案分类目录。目录从明崇祯元年(1628)起,至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止,以千字文编号法编号,分天、地、元、黄、宇、宙、洪、荒8 类。其中天字号主要有皇帝登基、大婚、南巡、太后加徽等案卷;地字号主要有先贤、先儒位次,升哲及祭器等案卷;元字号主要有圣庙祀典、各贤儒书院学录博士及后裔讲学、先祠乐制、林庙各户人地亩册籍、修墓等案卷;黄字号主要有皇帝遗诏、御极恩诏、纂修等案卷。此外还有明代几个不连续的单号案卷。全档共分28个案类:庆贺案、宸翰案、祠祭案、承袭案、巡幸案、 奉祀案、 查修案、封典案、仪制案、典例案、礼乐案、条例案、官属案、仪封案、学正案、纂修案、折奏案、祀田案、宅基案、地亩案、优免案、差徭案、人丁案、黜陟案、集税案、营造案、词讼案、杂案。乾隆以后的档案目录不完整,只存零乱抄单。1956年以后,对孔府档案进行了重新整理,将全部档案按时间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内又分袭封、祀典、先贤、宗族、家谱、属员、庙庭官员、府内官员、学录、庶务、租税、徭役、刑讼、宫廷、灾异、文书等。共编目至9200余卷,还有部分卷宗在整理中。

孔府档案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财富,它是中国最大家族遗存的、系统地反映一个家族活动的历史记录,是研究孔氏家族的可靠史料,对研究当时社会状况及经济关系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