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浏览

击奏体鸣乐器。中国古代打击乐器。铜制。和盂是西周以来盛水的铜制器皿。于作为乐器使用,在春秋时代出现于中原地区,在军队中用以号令士兵。晋吴两国皆有于,举行仪礼时,于与鼓同时并用。自宋代以来直至近年,在湖南、湖北、四川和贵州等地区多次发现于,其形制是整体略呈椭圆筒形,肩围扩大,腰围收小,平顶有钮,钮多作虎形或马形。多数光素无饰,有的铸有巴文(古代四川地区巴族文字)、五铢钱文(五铢为西汉时所铸钱)或货泉文(货泉为汉代王莽时所铸钱),为战国晚期至两汉时遗物。其中以四川出土的虎钮于数量最多,1962年贵州松桃县还发现有5件一套的于,大小依次递减,尚属首次发现的编组于。

四川省出土的虎钮于

于的演奏方法,历代记载纷纭。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约西汉时期)出土的铜制贮贝器上,有两人合扛一木,下悬二于,一铜鼓,一人执锤敲击的图象,可证明于曾长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南北朝时在中原广大地区已经失传。明王圻《三才会图》上所绘于,口朝上,上大下小,用曲绳形钮,系于口之对称点处,悬于木架上敲击,与出土的于有较大不同,当是后世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