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曼诺夫斯基,K.

浏览

图

波兰作曲家。1882年10月6日生于梯莫舒夫卡,1937年3月29日卒于瑞士洛桑。1902年迁居华沙后,从波兰作曲家Z.诺斯科夫斯基学习作曲理论。1905年在华沙组织音乐小组“青年波兰”,成员有A.谢卢托、G.菲特贝尔格、L.鲁瑞茨基等人,主张发展波兰的现代音乐。希曼诺夫斯基除曾在华沙音乐学院任教外,主要从事创作和演出活动。他同西方的现代音乐生活有广泛接触,曾到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地从事钢琴演奏和指挥,向听众介绍自己的作品。

希曼诺夫斯基的创作涉及交响乐、协奏曲、钢琴音乐、小提琴音乐、室内乐、歌曲、歌剧、舞剧等各种体裁,数量甚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希曼诺夫斯基的创作深受R.瓦格纳、А.Н.斯克里亚宾和R.施特劳斯的影响,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独特创作个性。这时期比较重要的作品有《f小调第一交响曲》(1907)、《降B大调第二交响曲》(1910)、《E大调音乐会序曲》(1905)、钢琴作品《c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1904)、《波兰民间主题变奏曲》(1904)、《幻想曲》(1905),以及《小提琴奏鸣曲》(1904)等。1914~1926年这12年间,希曼诺夫斯基的创作受到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强烈影响。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为独唱、合唱、大型交响乐队写的《第三交响曲》(1916)。这部交响曲采用了波斯中世纪诗人J.M.莫拉维的诗《夜之歌》为歌词,音乐渗透着一种暗淡的神秘主义色彩,情感表现强烈,和声已完全超出了大小调功能体系,乐队庞大,音乐语言极端复杂化。这时期创作的小提琴套曲《神话》(1915)中最著名的是取材于神话传说的《阿瑞图萨之泉》。具有浓郁印象主义风格的钢琴套曲《楣饰》(1915)则取材于荷马史诗《奥德修记》中的 3个片断。著名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1916)的内容则与T.米钦斯基的诗歌《五月之夜》有直接的联系。这时期比较重要的作品还有钢琴套曲《假面》(1916)、《C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1917)和歌剧《罗杰尔王》(1924)等。

1926~1937年是希曼诺夫斯基一生创作的最重要时期。波兰民间音乐,特别是波德哈莱山区的民间音乐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的音乐语言同民间音乐风格结合起来,使他的音乐获得了新的活力。舞剧《山盗》(1931)取材于民间传说,音乐粗犷、清新,有鲜明的波兰山区民间音乐的色彩。《第二小提琴协奏曲》(1933)和《第四交响曲》(1932,实际是一部钢琴协奏曲)中,都有波兰民间音乐影响的痕迹。前者的主题有波德哈莱山区民间音乐的气质,后者的末乐章则贯穿着奥别列克民间舞曲的节奏。在不同年代为钢琴创作的20首马祖卡舞曲,同肖邦的马祖卡舞曲不同之处是,他没有直接从马索维亚地区的民间音乐汲取素材,而是从波德哈莱山区的豪放、粗犷的民间音乐中得到灵感,并把现代的音乐技法同民间音乐语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除上述作品外,比较重要的作品还有:大型声乐器乐曲《圣母悼歌》(1926)、《第二弦乐四重奏》(1927)和一系列富有浓郁民间色彩的歌曲,特别是为混声合唱写的6首《库尔皮亚歌曲》(1929)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