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浏览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本质和根本作用的最清醒、最深刻的认识。

  所谓精神家园就是个人或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支柱、情感归宿和心灵寄托。精神家园既是个体的,又是群体的。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个体的精神家园只能坐落在民族精神家园的“村落”里,从属于民族精神家园。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精神家园是一种能深深地将其所属人民凝聚起来并使之找到情感与价值依恋,找到民族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家园。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建立并坚守共有精神家园,才会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才会不断地产生和强化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才会以巨大的合力创造时代的辉煌与人间的奇迹。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共同精神纽带与文化传统,拥有归属于自己的美好精神家园。从世界范围而言,也是由于存在着多个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民族精神家园,才使得整个世界呈现出无穷的生机和多元的景象,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与时俱进,异彩纷呈。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构建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它为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精神凝聚、心理认同、价值取向、生存理念和创造动力。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必然成为没有精神家园的漂泊者,等待她的将是被其他民族同化的命运;而一个民族即使失去了物质的家园,只要她的文化火种尚在,这个民族就不会灭亡。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生命历程中也曾遭受过无数次的磨难,但仍然生生不息绵延至今,这在世界民族演化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中华文化的存在。五千年一脉传承的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根。千百年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在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与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交融,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虽然几千年里中华大地上的统治者不断更迭,但是中华文化并没有被颠覆,更没有消失,她一直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守望着中华大地、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也正是因为有了中华文化的维系和推动,中华民族才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随着人类历史从“地域性历史”向“世界性历史”转变,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越来越深入,并呈现出某种交融的趋势,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的作用愈加凸显,愈益成为维系散居于世界各地人们的精神纽带。如今,中华儿女中已经有一部分遍布世界各地,虽然空间的距离已经把他们与故土分隔开来,但中华文化乃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中国仍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牵挂。

  47、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