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变”体

浏览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报告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

  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小康社会是我们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世纪之交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然在望。

  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决心和信心。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面对国内外十分复杂的发展形势,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战胜了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重大挑战,成功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这是共产党人做出的郑重承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成立91年来的奋斗牺牲,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党用治国理政的历史性成就践行宗旨,兑现向人民的承诺。

  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表明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奋进,我们党责任更大、担子更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让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过程成为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过程,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的精彩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