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股票市场的市场特征

浏览

香港股票市场的市场特征

1.上市公司行业结构仍旧比较单一,市值高度集中。尽管联交所在1993年引进国内国营企业上市后,极大地改善了以往香港股市上市公司中第三产业比重过大的市场结构,但总体上而言,香港上市公司行业结构失衡,市值过分集中于少数股份公司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香港上市公司特别是33种成分股的行业分布基本集中在地产、银行和以中国电信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市值则高度集中在恒生指数33种成分股,特别是市值居前7位的股份上。例如,在2001年,汇丰控股、中国移动、和记黄埔、恒生银行、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中国联通等7家上市公司的市价总值占整个上市公司市场总市值的59.06%。历史上,仅中国移动、汇丰、和黄、长实4只股票的市值就曾占香港总市值的60%左右。香港股市的这种结构,使香港股市缺乏有力的支撑,容易在外界影响下出现股灾。这是因为:地产业是香港产生泡沫经济最严重的产业,是一个处在调整中的产业;银行业虽然发展较稳健,但受制于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大。

2.市场波动加剧,大起大落频繁。就整个市场素质而言,香港股市以其10倍左右的平均市盈率无疑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但香港股市的投机性也是其他国际性股市不可相比的。有位日本学者曾经就把香港股票市场叫做“亚洲最大的金融赌场”。正是由于这种高度的投机性导致了香港股市的大幅波动,一年之内的高低点落差常常在数倍以上。例如,1973年恒生指数最高为1774.9点,最低为400.01点,相差4倍多。近年来香港股市频繁波动且逐渐加剧。纵观近四年多来的香港股市走势,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波动异常,大起大落。此外,香港股市对美国股市的走势反应太过敏感,导致在很多的情况下缺乏自己的独立性。美国股市是全球最大、最具实力的市场,美股的走势肯定也是世界各地股市走势的重要甚至是主导力量,加上港币与美元挂钩后,港股基本上已被看作是美元资产区。因此,港股受其影响和牵动原本是正常的现象。但问题在于,香港股市几乎已成为华尔街的“卫星”,这显然就不正常了。以近来美股波动所引发的世界各地股市震动情况来看,2000年1月4日,道·琼斯指数下挫,导致全球股市应声下跌,但香港股市下跌幅度最大,连续两天下跌幅度达到11%,大大超过东京、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股市的下跌幅度,甚至还远远超过新加坡汉城、曼谷、马尼拉雅加达悉尼的下跌幅度。

3.开放程度较高,海外投资者比例上升。近年来,香港证券市场对外来投资者的吸引力大大增强,香港交易所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9月,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要投资群体的海外投资者所占的比例达到了过去十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05年lO月到2006年9月的1年时间内,外地投资者的交易比重更是达到了42%。总之,在不同的投资者类别中,海外机构投资者的交易比重最大。

4.内地股在香港市场的比例越来越大。回归10年来,香港股票市场早已今非昔比。1997年,在香港联交所挂牌的与中国有关的股票(包括H股和红筹股)总市值为5216亿港元,占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6.29%;截至2007年5月底,H股和红筹股总市值已达6.79万亿港元,占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的45.79%。以成交量计,H股和红筹股的权重也已经由1997年的38.19%升至2007年的59.08%。

②显而易见,源自内地的股票已占据香港市场半壁江山。“中国概念”甚至已成为香港市场的主题。“香港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摩根大通中国研究部主管、首席经济师龚方雄说。香港股市和内地股市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大。例如,2006年以来,内地A股市场一路飙升。与此同时,香港股市也达致十年来的巅峰。两地股市的相关性业已显现,近年来,几乎内地A股的每一次大幅振荡,都会令香港股市陷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担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