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本结构缺陷分析

浏览

股本结构缺陷分析

股本结构的缺陷是市场特有的现象,它是计划经济带来的胎记。这种结构是市场中上市公司疯狂掠夺社会财富的根源,也是诸多骗局的原因。同样,这些缺陷对于一部分交易者来讲是不公平的,但是,对于另一些人却是千载难得的机会。

可以使用少量的资金控制多数的资金。上市公司的国有资本和法人股只需以净资产按1元左右的价格折股,而市场民间资金则需要花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价格来认购。而上市公司就可以以少量的资本控制大量的社会资金,而且使得其资产得到迅速的膨胀。上市之后,由增发及配股(大股东一般不参与)溢价所形成的公积金及其后来创造的利润,也被这些非流通股股东分享。

这种股本的缺陷被部分机构利用来收购国有股或法人股,在成为大股东后,通过增发新股(非流通股东当然不参与增发),使公司的净资产迅速澎胀。之后通过以新的净资产价格出售所持股份,或进行高比率的分配。

由于是同股同权,上市公司通过高溢价发行新股、增发、配股对市场交易者进行疯狂的掠夺。用友软件的非流通股东就是利用股市制度和股本缺陷的典型代表,用友软件非流通股股东投入不足1/10的资产却掌握75%的股权,奠定了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对公众股股东利益盘剥的基础。通过高比率的派息,迅速回收投资,实现无本经营。

股本中由于非流通股问题造成的缺陷,不会在短期内解决,它将不断地提供给资产重组者获得暴利的机会。也会给有心的数据分析交易者带来获利的机会,避免进入这种缺陷造成的陷阱。

在解决股权分置的过程中,全流通会逐步实现,而这个由于非流通股的问题造成的制度缺陷,会造成在整体价格结构调整没有完成前,一些个股会被严重低估或高估,从而造就一些难得的历史性盈利机会,在市场价值重构的过程中制度的缺陷会给市场人士带来机会。制度缺陷造成的问题应由制度本身来解决,否则,对市场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