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特尔主义的影响

浏览

温特尔主义的影响

在“温特尔主义”生产方式下,当企业选择了自己在产品价值链中主要经营某个节点的时候,它就成为了一个供应商。供应商竞争的重点不是投资,也不是降低成本,而是产品市场标准的提升和客户群的锁定。产品市场标准的制定者,不仅控制着整个制造产业的标准,还将通过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定和贯彻左右着整个产业的运行,同时,标准的制定者,也将成为市场的垄断者,它可以锁定几乎所有的客户群体。就这样,无数的供应商在烈的竞争中,促使了产业生命周期明显缩短,整个全球相同产业的链条不断加快循环以及产业升级的速度不断加快。身为一家供应商,如何才能在获取大量利润的同时,主导整个行业发展方向以及控制产品市场标准,并在引导整个产业升级的同时使自己成为顶级企业呢?答案只有一个,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快速的技术创新能力。

正是在这种“温特尔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使美国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先行优势”的企业,它们以高新技术为基础,利用自己掌握的强大信息网络,以产品标准和全新的商业游戏规则为核心,控制并整和了全球的资源,使得产品在其最能被有效生产出来的地方生产。这种领先技术的有机整合及其对市场形成的导向和控制等,往往使其他企业,特别是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能力超越,或者在一定时期内根本无法实施超越。在“温特尔主义”时代,产品标准不断提升和推陈出新,产品生命周期过程在加速,能够在设计标准中的某个环节上建立产业标准的企业有很尢的机会掌握核心技术,即使这企业的技术并非业界最好的技术。例如,微软与英特尔间结成的微英同盟是通过建立产业标准来掌握核心技术的。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说,APPLE的操作系统也许比微软的好,但是微软能够通过树立一个产业标准从而确立其核心技术拥有者的地位。因此,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掌握着技术的大公司”被称作为“掌握着产业标准的大公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