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设计理论的案例

浏览

市场设计理论的案例

学校招生机制许多学生直接到他居住地的学校就读。然而,有时学生有潜力进人更好的学校。学生与学校的匹配要考虑到学生和家长的偏好,这是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复杂问题。

一名申请学生可能优先考虑上特定的学校(可能是他住在这所学校附近,或者是他的兄弟姐妹已在这所学校上学,或者是他在统考中获得了高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学生也有选择偏好,学校倾向于招收更具优先权的学生。例如,在就读学校方面,学生甲比学生乙具有优先权,如果学校录取了学生乙,那么学生甲至少要上一所不比学生乙差的学校,这样才能满足稳定性

学校招生模型与之前的双边模型分析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学生的优先性排序是基于客观的量化指标。在学校招生中,激励相容问题并不必然产生,且学生的优先性与普通的偏好排序并不具有相同的福利。有学者建议在学校招生中运用申请人发起的延迟接受机制,这不仅能满足对申请人的激励相容,而且对申请人是最优的。纽约市的公立高中2003年开始使用申请人发起的延迟接受机制招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在2003年之前,纽约市的公立高中要求申请学生将填报的前五所学校志愿发给学校,学校决定录取。拒绝或是让其等待。整个录取过程重复两轮以上,对于三轮仍未被录取的学生,由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直接分派。整个招生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堵塞问题,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来表达他们的偏好,学校也没有充分的机会来发放录取书。造成了纽约市公立高中招生市场的严重失灵,每年有超过3万名学生不得不通过行政手段来分配学校。上述招生过程显然不满足激励相容。学校更倾向按照第一志愿来录取,因此,如果一名学生觉得考人某校的可能性不大,他最优战略就是将录取可能性最大的学校作为第一志愿。2003年,罗斯和他的同事们为纽约市重新设计了招生系统,新系统运用了申请人发起的延迟接受机制(算法),而且符合纽约市法律及习惯的要求。新机制满足对申请人的激励相容,即他们真实表达自己的偏好是他们的最优选择,招生堵塞问题也被解决。实施新招生系统的第一年,仅有3000名学生接受了行政分配的学校,相比之前减少了9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