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宜练养肺术

浏览

秋季天气转凉,气候干燥,一切生物的代谢机能开始由旺盛转为低潮。此时,人体若不能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便会患感冒、咳嗽等病,素有哮喘、支气管炎的患者也往往在秋季犯病。因此,中医学根据季节变化对人体影响的规律,总结出了秋季易损肺气的理论,提醒人们注意适应天气变化,好好保护肺气。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传统保健方法。

摩浴鼻子 鼻子为邪气侵入肺脏的门户,不少人鼻腔粘膜对冷空气过敏,秋季一到,便伤风、感冒、流鼻涕。因此,很有必要经常按摩鼻部和用冷水浴鼻。按摩鼻部的方法:将两手拇指外侧或用食、中指指腹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然后再按迎香穴15~20次,每日早晚做两遍,可增强鼻的耐寒能力,亦可治伤风、鼻塞不通。如果每天清晨或傍晚,用冷水清洗鼻腔,则效果更好。方法是:将鼻子浸在冷水中,闭气不息,少倾,抬头换气后,再浸入水中,如此反复3~5遍。亦可将毛巾浸冷水敷于鼻上。这对防治伤风感冒及过敏性鼻炎都有好处。

咝音振肺 护肺可常练“咝”字功。咝音振动肺脏,开窍于鼻。可选择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地方,用鼻缓缓吸入新鲜空气,当吸至最大限度时,再用嘴慢慢呼气。呼气时,两唇微张,嘴角后咧,舌尖抵住上下牙间的缝隙,默读“咝”字,使气从舌两边排出,待气全部吐出后,再用鼻吸入清气,这样一呼一吸,连续36次。经常坚持,对呼吸气促、咳嗽痰盛和预防感冒等均有良效。练“咝”字功,可采用腹式呼吸,念“咝”字时要收腹提肛、两眼微闭,深匀呼吸,吸气时,腹部自然隆起,慢慢松肛,同时闭嘴,用鼻自然吸气。

躬身撑体 有意识地让全身放松,端坐,调匀呼吸。然后两脚自然交叉躬身弯腰,两手用力支撑,使身体上抬3~5次为1遍。注意两臂支撑要用力,用力时宜闭息,不呼吸。身体上抬时要尽量躬身,双脚自然交叉是为了避免借下肢的力量支撑身体。所以,要用臂力,腿不要用力。这种方法可通达肺气,疏通肺脉,具有调养肺气的作用,对风邪伤肺及肺气虚损均有调理作用。

按摩喉部 上身端直坐立,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双手交叉按摩20次为1遍,可连续做2~3遍。按摩时要注意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虎口对准咽喉部,自颈部向下按搓,可适当用力。这种方法可以利咽喉,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握拳捶背 端坐,背自然直立,双眼微闭,放松,两手握拳,反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5遍。捶背时要闭气不息,同时叩齿3~10次,并缓缓吞咽津液数次。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沿背捶打,如此数遍。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这种方法可以畅胸中之气,通脊背经脉,预防感冒,同时有健肺养肺之功效。

咀嚼鼓漱 每日晨起和晚睡前,把口张大,像咀嚼口香糖一样,做上下颌运动100次。然后闭上嘴,舌抵上腭鼓漱100次,使津液满口,慢慢咽下,反复36次。咀嚼时,额部肌肉会将滞留在头部的血液向下牵引,送回心脏,促进血液循环,抵御秋天凉气。

揉承浆穴 承浆穴在唇下凹处,以食指用力揉压,即可感觉到口腔内涌出分泌液。这种分泌液不仅可以预防秋燥,而且含有延缓衰老的腮腺素,可使人脸色红润。

轻敲颊骨 眼睛的正下方颊骨处,是大肠经络贯通处,只要有规律地刺激眼眶正下方或颧骨四周,就可使肠功能恢复正常。方法是:并拢食、中、无名指,以指肚有节律地轻敲。早餐后10~15分钟,是大肠最容易产生蠕动的时间,此时按上述方法做几分钟,可立即产生便意。便通则肺气亦通,整个人体的气机也会顺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