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中峰”的诗句

浏览

本文搜集整理了带“中峰”的诗句102句,包括“中峰”开头的诗句34句;“中峰”结尾的诗句24句;“中峰”在中间的诗句44句。其中五言诗句61句,包括中峰开头的23句,中峰结尾的14句,中峰在中间的24句;七言诗句41句,其中中峰开头的11句,中峰结尾的10句,中峰在中间的20句。

带“中峰”的五言诗句

带“中峰”的五言诗句61句,其中“中峰”开头的五言诗句23句,“中峰”结尾的五言诗句14句,“中峰”在中间的五言诗句24句。

“中峰”开头的五言诗句

1、中峰何亭亭,正尔当燕几。——出自张栻《游灵岩》

2、中峰半夜起,忽觉有青冥。——出自唐·张蠙《宿山寺》

3、地与天台接,中峰早晚寻。——出自唐·皇甫冉《题昭上人房》

4、中峰苍翠里,微径入禅关。——出自俞本《游妙行寺》

5、千里忽相到,中峰多病师。——出自释重显《送久禅德归兰亭》

6、中峰青苔壁,一点云生时。——出自唐·王昌龄《谒焦炼师》

7、中峰深且寒,欹接海边岛。——出自释重显《答天童新和尚》

8、一览匝天界,中峰步未移。——出自唐·皎然《奉陪陆使君长源、裴端公枢春游东西武丘寺》

9、中峰上翠微,窗晓早霞飞。——出自唐·朱景玄《中峰亭》

10、中峰落照时,残雪翠微里。——出自唐·钱起《东阳郡斋中诣南山招韦十》

11、中峰曾到处,题记没苍苔。——出自唐·郑谷《次韵和秀上人游南五台》

12、西岳镇皇京,中峰入太清。——出自唐·张说《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

13、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出自林逋《中峰》

14、中峰到绝顶,北岭太峭壁。——出自李厅《登嵩顶》

15、同榜黄扉匹,中峰皂盖俦。——出自许月卿《寄郭衢州》

16、半偈初传法,中峰又掩扉。——出自唐·崔峒《送真上人还兰若》

17、中峰炼金客,昨日游人间。——出自唐·岑参《寻少室张山人,闻与偃师周明府同入都》

18、大峰东南倾,中峰伏龙起。——出自陆文圭《茅山道中》

19、中峰函剑气,幽洞飞灵液。——出自金履祥《游三峰》

20、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出自唐·杜审言《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21、诸岭皆峻秀,中峰特美好。——出自唐·沈佺期《辛丑岁十月上幸长安时扈从出西岳作》

22、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出自唐·李白《望黄鹤楼》

23、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出自唐·崔何《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岭上云》

“中峰”结尾的五言诗句

1、陶家无炎暑,自有林中峰。——出自唐·皎然《夏日题桐庐杨明府纳凉山斋》

2、龙谿盘中峰,上有莲华僧。——出自唐·岑参《寄青城龙谿奂道人》

3、落潮鸣下岸,飞雨暗中峰。——出自崔仰《句》

4、招携来白水,祖饯过中峰。——出自李处权《同士特似表过中峰饯似宗》

5、因寂清万象,轻云自中峰。——出自唐·常建《第三峰》

6、我家水石村,圆月出中峰。——出自舒岳祥《岩间宴坐》

7、石林高几许,金刹在中峰。——出自唐·崔峒《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

8、危亭据中峰,回抑竦天壁。——出自袁陟《再游云居》

9、入门见中峰,携手如万里。——出自唐·高适《宴韦司户山亭院》

10、蕙楼耸空界,莲宇开中峰。——出自唐·皎然《奉和崔中丞使君论李侍御萼登烂柯山宿石桥寺效小谢体》

11、秦女去已久,仙台在中峰。——出自唐·岑参《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

12、竹溪人请住,何日向中峰。——出自唐·周贺《如空上人移居大云寺》

13、崒屼雪中峰,万仞摩苍苍。——出自姚勉《雪景四画·蓝关拥马》

14、侵空撩乱色,独爱我中峰。——出自唐·皎然《南池杂咏五首·寒山》

“中峰”在中间的五言诗句

1、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出自唐·王维《终南山》

2、又凿中峰石,重修醮月坛。——出自唐·陆龟蒙《送人罢官归茅山》

3、云中峰午午,潭上树亭亭。——出自梅尧臣《泊昭亭山下得亭字》

4、波中峰一点,云际帆千片。——出自唐·萧颖士《□□□赵载同游焦湖夜归作》

5、犹道中峰浅,重新入翠微。——出自高似孙《寄桐柏山五尊师》

6、真人上清室,乃在中峰前。——出自唐·储光羲《至嵩阳观,观即天皇故宅》

7、少华中峰寺,高秋众景归。——出自唐·张乔《游华山云际寺》

8、回中峰火入,塞上追兵起。——出自唐·陈子昂《赠赵六贞固》

9、松下中峰路,怀师日日行。——出自林逋《寄思齐上人》

10、暂舍中峰雪,应看内殿春。——出自唐·章孝标《送无相禅师入关》

11、残月中峰见,疏星半夜看。——出自舒岳祥《将为鄞江之游先寄正仲三首》

12、后夜中峰月,空林百衲身。——出自唐·马戴《赠别空公》

13、心知中峰近,意怯老步遥。——出自李厅《登楚山绝顶》

14、却入中峰寺,还知有聚沙。——出自唐·栖白《送僧归旧山》

15、愿陪中峰游,朝暮白云里。——出自唐·包融《登翅头山题俨公石壁》

16、徒夸远方岫,曷若中峰灵。——出自唐·孟郊《生生亭》

17、地与中峰近,残阳独不还。——出自唐·郑巢《赠丘先生》

18、挂锡中峰上,经行踏石梯。——出自唐·马戴《寄西岳白石僧》

19、伊昔中峰心,从来非此流。——出自唐·皎然《南湖春泛有客自北至说友人岑元…叙相思之志以寄焉》

20、午刹中峰影,晨香众壑烟。——出自宋祁《硖石寺》

21、自得中峰住,深林亦闭关。——出自唐·李端《云际中峰居喜见苗发》

22、偶来中峰宿,闲坐见真境。——出自唐·皎然《宿山寺寄李中丞洪》

23、眼中峰峦过,天外鸥鸟起。——出自赵蕃《严州道间得顺风俗云七里泷篙师云风便才七里无风乃七十里尔》

24、鶺鴒中峰近,高奇古人遗。——出自唐·皎然《奉酬袁使君高春游鶺鴒峰兰若见怀》

带“中峰”的七言诗句

带“中峰”的七言诗句41句,其中“中峰”开头的七言诗句11句,“中峰”结尾的七言诗句10句,“中峰”在中间的七言诗句20句。

“中峰”开头的七言诗句

1、中峰高拄泬寥天,上有茅庵与石泉。——出自唐·费冠卿《题中峰》

2、中峰云暗雨霏霏,水涨花塘未得归。——出自唐·权德舆《答韦秀才寄一首》

3、松桧阴深一径微,中峰石室到人稀。——出自唐·朱湾《同达奚宰游窦子明仙坛》

4、镇东小峰独无侣,中峰徐来顾其弟。——出自陆文圭《出镇口止见小峰》

5、中峰禅寂一僧在,坐对梁朝老桂枝。——出自唐·皎然《法华寺上方题江上人禅空》

6、中峰特秀小为贵,左右旌节森戈矛。——出自唐仲友《游盖竹山》

7、真人鹤岭遗金丹,中峰苍莽风常寒。——出自蔡沈《送江端伯之隆兴》

8、中峰绝险天所划,百神驱道平如席。——出自王谌《上之回》

9、中峰道士蕊珠丹,曾与神仙玉炼颜。——出自周文璞《山行行歌十首》

10、中峰绝顶非无路,北阙除书阻入林。——出自唐·贾岛《贺庞少尹除太常少卿》

11、群嶂倚天傍四环,中峰受拱低伏蹲。——出自叶适《孙链士话龙虎山之胜於其行因以送之》

“中峰”结尾的七言诗句

1、一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难见但闻钟。——出自唐·岑参《太白胡僧歌》

2、云暗半空藏万仞,雪迷双瀑在中峰。——出自唐·李建勋《岁暮晚泊,望庐山不见,因怀岳僧呈察判》

3、慈母新年音信缺,遥瞻白云是中峰。——出自董楷《绩溪书怀》

4、英禅此日下中峰,机案曾焚笑仍则。——出自释重显《歌寄留英禅德》

5、四面堂虚凌上界,五层塔近压中峰。——出自董嗣杲《甘园》

6、宫前石马对中峰,云里金铺闭几重。——出自唐·包佶《朝拜元陵》

7、森森松竹耸中峰,八面玲珑眼界空。——出自释师观《题中峰方丈》

8、此意要令儿辈觉,擎天一柱爱中峰。——出自高定子《祷雨作》

9、灵芝宝鼎胙元封,亲郊雍畴回中峰。——出自王谌《上之回》

10、门前石路彻中峰,树影泉声在半空。——出自唐·齐己《道林寺居寄岳麓禅师二首》

“中峰”在中间的七言诗句

1、千山江上背斜晖,一径中峰见所归。——出自唐·欧阳詹《题别业》

2、云头龙挂如垂箸,雨在中峰白塔西。——出自范成大《上沙遇雨快凉》

3、清泉白日中峰上,落日半空栖鸟还。——出自唐·齐己《宜春江上寄仰山长老二首》

4、扶筇直上中峰顶,一看千山在眼前。——出自柯敬之《李白书堂》

5、群峦环翠绣江隈,八叠中峰洞府开。——出自吴元美《都峤山》

6、灭得中峰正法眼,破沙盆子话方行。——出自释智遇《偈颂二十四首》

7、云开半夜千林静,月上中峰万壑明。——出自唐·耿湋《宿万固寺因寄严补阙》

8、太华中峰五千仞,下有大道人往还。——出自邵雍《代书寄华山台观武道士》

9、卧听半夜杉坛雨,转觉中峰枕簟凉。——出自唐·罗邺《夏日宿灵岩寺宗公院》

10、愁人欲寄中峰宿,只恐白猿啼夜深。——出自唐·施肩吾《题景上人山门》

11、山僧半在中峰住,共占青峦与白云。——出自唐·权德舆《戏赠天竺灵隐二寺寺主》

12、世人知在中峰里,遥礼青山恨不归。——出自唐·刘长卿《寄许尊师》

13、诸峰翠少中峰翠,五寺名高此寺名。——出自唐·齐己《题南岳般若寺》

14、曾寻下泊常经月,不到中峰又累春。——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怀华阳润卿博士三首》

15、半夜中峰有磬声,偶逢樵者问山名。——出自唐·卢纶《夜投丰德寺谒海上人》

16、苔侵古碣迷陈事,云到中峰失上方。——出自唐·薛逢《题春台观》

17、年颜气力渐衰残,王屋中峰欲上难。——出自唐·白居易天坛峰下赠杜录事》

18、西僧示我高隐心,月在中峰葛洪井。——出自唐·陈陶《宿天竺寺》

19、三更栗叶中峰雨,四月桃花一洞天。——出自诸葛舜臣《华阳山堂落成》

20、三峰离地皆倚天,唯独中峰特修峻。——出自唐·王翰《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