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南山:终南山。比喻人福气像东海的水一样浩大,寿命如终南山一样长久。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ú rú dōng hǎi,shòu bǐ nán shān
成语简拼
FRDHSBNS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南山:终南山。比喻人福气像东海的水一样浩大,寿命如终南山一样长久。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祝福,可分开使用

相关成语

近义词

福寿双全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将八盆松景从板箱抬出一看,却是用松针扎成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八个大字,却也做的新奇。▼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2回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几个大字。

(2)多多不会写成语“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最后一个字。

(3)明明写不出成语“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拼音。

(4)睿菡哥哥给冯巍和奕珂介绍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成语典故。

(5)中牟县实验中学的覃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6)2007年农历三月初一,是老爸的六十大寿,我们举行了一个生日宴会,并邀请很多好朋友来,共祝他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7)恭祝伯父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8)神仙们喝着美酒,吃着蟠桃,祝贺王母娘娘;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9)今天是奶奶的生日,如果我们一进门便祝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老人心里准高兴。

(10)去往肇州县永胜乡中学的时候,洛锌叔叔给丹茱和香圭讲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历史故事。

(11)祝新年快乐,前程似锦,吉星高照,财运亨通,合家欢乐,飞黄腾达,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幸福美满,官运亨通,美梦连连。

(12)妇女节到了,祝愿你面如芙蓉,娇艳美丽,容颜俏。富贵逼人,财源旺盛,荷包鼓。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万事顺。妇女节快乐。

(13)梁裁缝连忙依着尺寸剪了太太的衣裳,又剪老太太的寿衣,一面嘴里还说了许多『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话。见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六。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柯丹邱《荆钗记·庆诞》:『齐祝赞,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分字解释

东海

东海:[dōng hǎi] (1)亚洲东部边缘海,西接中国大陆,北连黄海,南接南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0米,广阔的东海大陆架是良好的渔场。(2)泛指东方的大海。

南山

南山:[nán shān]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福:fú 1、<形>古称富贵寿考等齐备为福,与『祸』相对。也泛指幸福、福气。《老子》:『祸兮福所倚。』2、<动>赐福;保佑。《曹刿论战》:『小信未孚,神弗福也。』3、<名>祭祀用过的酒肉。《周礼·天官》:『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

如:rú 1、<动>往;到……去。《涉江》:『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2、<动>依照;遵从。《中山狼传》:『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3、<动>顺;符合。《赤壁之战》:『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4、<动>像;如同。《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5、<动>及;比得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6、<动>用于短语『如……何』中,表示『对待……怎么办』、『把……怎么办』。《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7、<副>不如;应该。《子鱼论战》:『若爱重伤,则如勿伤。』8、<连>如果;假如。《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9、<连>或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10、<连>至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如其礼乐,以俟君子。』11、词缀。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的样子』,也可不译。韩愈《答李翊书》:『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东:dōng 1、<名>东方;东边。《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器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又] <动>向东;朝东。《望洋兴叹》:『东西而视,不见水端。』《过秦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取要害之郡。』2、<名>主人。《礼记·曲礼》有『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之说,以后遂称主人为东。《红楼梦》:『况且你都拿出来做这个东也不够。』[东床] 指女婿。[东第] 王公贵族所居的府第。[东宫] 太子居住的地方。又指太子。[东君] 日神。春神。东王公。[东隅] 东方日出之处,指早晨。

海:hǎi 1、<名>百川汇聚处;大海。《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名>大湖。《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3、<名>比喻事物多而广。《游黄山记》:『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海客] 1、航海的人。2、浪迹四方的人。

寿

寿:shòu 1、<形>长寿。《察今》:『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又] 〈动〉长存;永存。《〈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2、<名>寿命。《殽之战》:『中寿,尔墓之木拱矣。』3、<动>敬酒、献礼祝人长寿。《鸿门宴》:『若入前为寿。』

比:bǐ 1、<动>并列;挨着。《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2、<副>接连。《史记·吕太后本纪》:『又比杀三赵王。』3、<动>勾结。《韩非子·孤愤》:『朋党比周以弊主。』4、<动>比较。《涉江》:『与天地兮比寿。』5、<名>比喻,一种传统的表现方法。6、<副>都,皆。《战国策·齐策》:『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7、<副>近来。《祭十二郎文》:『比得软脚病,往往岙剧。』8、<介>等到,及。《项脊轩志》:『比去,以手阖门。』9、<介>为,替。《孟子·梁惠王上》:『愿比死者一洒之。』10、<介>比起……来。《捕蛇者说》:『今吾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 <动>比拟,认为和……一样。《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比周] 1.结党营私。《管子·法法》:『群臣比,则蔽美扬恶。』2.集结,聚合。《韩非子·初见秦》:『天下又比而军华下,大王以诏破之,兵至梁郭下。

南:nán 1、<名>方向,同『北』相反。《过秦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2、<动>向南走。《墨子·贵义》:『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3、<名>古代乐舞名称。《诗经·鼓钟》:『以雅以南。』nān见『南无』。[南冠] 楚人冠名。后借把羁留异地或作为囚犯的代称。[南柯梦] 比喻空幻和富贵得失天常。[南亩] 南面田地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故古代农田多向南开。后泛指农田。[南云] 南飞的云,古诗文中常借以表达思亲、怀乡之情。[南枝] 南向的树枝,后常借指故乡。[南无] 又写作『南膜』,梵语音译字。佛教用语,表示对佛的尊敬和虔诚。

山:shān(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一座山;高山。(2)形状象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指山墙:房山。(5)姓。

福:《午集下·示字部》(古文)畗《唐韵》《集韵》《韵会》□方六切,肤入声。佑也,休也,善也,祥也。《礼·祭统》福者,备也。《易·谦卦》鬼神害盈而福谦。《书·洪范》向用五福。又《释名》福,富也。其中多品如富者也。又祭祀胙肉曰福。《周礼·天官·膳夫》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谷梁传·僖十年》祠致福於君。又福犹同也。《张衡·西京赋》仰福帝居,阳曜阴藏。《薛注》言今长安宫,上与五帝所居之太微宫,阳时则见,阴时则藏,同法也。又州名。秦闽中郡,□立闽州,唐改福州。又姓。元忠臣福寿。又《集韵》《韵会》□敷救切,音副。藏也。《史记·龟筴传》邦福重龟。〈注〉徐广读。又叶笔力切,音偪。《诗·大雅》自求多福。《仪礼·士冠礼》介尔景福。俱叶上德字。《正字通》福本有偪音。说文从示畐声。贾谊治安策,疏者或制大权,以福天子。乃偪伪为福,非福与偪通也。诸韵书误以为福、偪同音共义,合为一,盖未详毛诗、仪礼及安世房中歌、班固明堂诗,福皆读偪,与偪义不相通也。韵会职韵逼字注云,通作福。字汇福与逼同,尤非。考证:(《唐韵》《集韵》《韵会》□方六切,肤平声。)谨按福系入声字,平改入。

如:《丑集下·女字部》《唐韵》人诸切《集韵》《韵会》《正韵》人余切,□音鴽。《说文》从随也。一曰若也,同也。《书·舜典》如五器,如岱礼,如初,又然也。《易·离卦》突如其来如。《前汉·扬雄传》雄家产不过十金,晏如也。又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齐。见《左传》。《刘伶·酒德颂》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又月名。《尔雅·释岁》二月为如。又语助辞。《论语》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又凉如。县名。《前汉·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还释兵凉如。又肥如,古国名,在辽西郡。《应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又姓。如罗氏,攺为如氏,见《统谱》。又本觉为如,今觉为来,见《道院集》。又真如,有变易性相,如如常住不迁,□见《禅灯录》。又□如,兽名。瞿如,鸟名。□见《山海经》。又通作而。《前汉·五行志》引左传,星陨如雨。〈注〉如,而也,星陨而且雨。又《广韵》人恕切《集韵》《韵会》如倨切,□音茹。《东方朔·七谏》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音zhòng]人之难信兮,愿离情而远举。〈注〉举去声。又《集韵》《类篇》□乃个切,音那。亦若也。

东:《辰集中·木字部》《唐韵》《正韵》德红切《集韵》《韵会》都笼切,□音蝀。《说文》动也。阳气动,于时为春。《书·尧典》平秩东作。《孔传》岁起於东,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训》东方木也,其帝太皡。又《史记·历书》日起於东,月起於西。《郑樵·通志》日在木中曰东,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又《诗·大雅》东有启明。又《尔雅·释地》东至于泰远。又姓。《圣贤羣辅录》舜友东不訾。又叶当经切,音丁。《诗·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东。又叶都郞切,音当。《杨泉·蚕赋》粤召仆夫,筑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东。○按《说文》东自为部,今倂入。

海:《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呼攺切《集韵》《韵会》许亥切,□音醢。《说文》天池也。以纳百川者。《释名》海,晦也。主承秽浊水,黑如晦也。《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又环九州为四海。《书·禹贡》四海会同。《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又物产饶富为陆海。《前汉·东方朔传》所谓天下陆海之地。又天海,星名。《甘氏星经》天海十星,在壁西南。又州名。《广韵》禹贡徐州之域,七国时属楚,秦为薛郡,汉为东海郡。后魏为海州。又《韵补》叶虎洧切,音喜。《诗·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又叶火五切,音虎。《陆云·陆丞相诔》靖共夙夜,匪宁匪处。经始绵绵,滂沱淮海。《集韵》或作□。

寿

寿:《丑集中·士字部》《唐韵》《集韵》□承咒切,音绶。《说文》久也。凡年齿皆曰寿。《书·君奭》天寿平格。《诗·大雅》作召公考,天子万寿。《左传·僖三十二年》尔何知,中寿。〈注〉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董子繁露》寿者,酬也。寿有短长,由养有得失。《前汉·王吉传》心有尧舜之志,则体有松乔之寿。又以金帛赠人曰寿。《史记·刺客传》严仲子奉。黄金百镒,为聂政母寿。又星名。《尔雅·释天》寿星,角亢也。〈注〉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曰寿。又地名。平寿,卫下邑。《左传·昭二十年》卫侯在平寿,寿州古淮南,春秋吴楚□蔡之地,战国倂于楚,考烈王迁此,曰郢都。灵寿,古中山邑。《史记·魏世家》乐羊拔中山,文侯封之灵寿。又汉寿,亭名,在蜀严道。曹操以关羽为汉寿亭侯。又山名。《史记·五帝纪》舜作什器于寿山。又寿山在福州侯官县,产文石,可为印章,五色具备,惟艾绿色者少。《宋·黄干诗》石为文多招斧凿。又水名。寿水,在太原寿阳县,其源有二,一出要罗村,一出颉讫村,合流入于洞涡河。又木名。灵寿木,可为杖。《山海经》灵寿实华。《吕氏春秋》寿木之华。又姓。吴王寿梦之后。又常寿,复姓。又《广韵》殖酉切《集韵》《韵会》《正韵》是酉切,□雠上声。《诗·豳风》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按酒寿俱有韵,朱子作叶音,非。《正字通》受授皆有上去二音,诸韵书分载有宥二韵,寿字亦然,非寿读若受,专属上声,读若授,专属去声也。

比:《辰集下·比字部》(古文)夶□《广韵》□履切《集韵》《韵会》补履切《正韵》补委切,□音匕。校也,□也。《周礼·天官》凡礼事,赞小宰,比官府之具。〈注〉比,校次之,使知善恶足否也。《仪礼·大射仪》遂比三耦。〈注〉比,校也。《齐语》比校民之有道者。又类也,方也。《礼·学记》比物丑类。〈疏〉谓以同类之事相比方,则学乃易成。《韩诗外传》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挟行也。比於善,自进之阶。比於恶,自退之原。又《诗》有比体。《毛诗序》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郑司农云:比者,比方於物,诸言如者,皆比词也。比之与兴,同附托外物,比显而兴隐。又比例。《礼·王制》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郑注》已行故事曰比。比,例也。《后汉·陈忠传》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於甫□者。未施行,宠免,后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为决事比。〈注〉比,例也。又缀辑书史曰比。《前汉·儒林传》公孙弘比辑其义。《唐艺文志》□宗命马怀素为修图书使,与褚无量整比。又諡法之一。《左传·昭二十八年》择善而从之曰比。《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注〉比,必里反。正义引服□云:比方损益古今之宜而从之也。又比部,官名。取校勘亭平之义。即今□部。《正韵》音皮,误。又水名。《前汉·地理志》南阳郡有比阳县。应劭曰:比水所出,东入蔡。又《集韵》《正韵》□普弭切,音諀。与庀同。治也,具也。《周礼·春官》大胥比乐官。〈注〉录具乐官也。与庀通。又《广韵》《韵会》毗至切《集韵》毗义切《正韵》毗意切,□音避。《尔雅·释诂》比,俌也。《郭注》俌,犹辅。《易·比卦·彖辞》比,辅也,下顺从也。《卜氏传》地得水而柔,故曰比。又亲也,近也。《周礼·夏官》形方氏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注〉比,犹亲也。又和也。《周礼·春官》□人辨九□之名,六曰巫比。〈注〉巫读为筮,比谓筮与民和比也。又近邻之称。《周礼·地官》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又案比。《周礼·地官》小司徒掌九比之数,乃颁比法於六乡之大夫,及三年,则大比。〈又〉乡大夫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疏〉三年一闰,天道有成,故每至三年则大案比。又及也。《诗·大雅》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注〉比于,至于也。《前汉·高帝纪》自度比至皆亡之。又频也。《礼·王制》比年一小聘。《汉志》比年,犹频年也。又比比,犹言频频。《前汉·成帝纪》郡国比比地动。又□也。《书·牧誓》比尔干。《正义》楯则□以扞敌,故言比。《史记·苏秦传》骑不得比行。又齐也。《诗·小雅》比物四骊。〈注〉比物,齐其力也。又偏也,党也。《书·洪范》人无有比德。《正义》人无阿比之德,言天下衆[音zhòng]民尽得中也。《论语》君子周而不比。《郑注》忠信为周,阿党为比。又从也。《论语》义之与比。《朱注》比,从也。《晋语》事君者比而不党。〈注〉比谓比义。又合也。《礼·射仪》其容体比於礼,其节比於乐。〈注〉比,亲合也。《汉·刘歆·移太常博士书》比意同力,冀得废遗。《师古注》训合。又密也。《诗·周颂》其比如栉。又比余,栉发具。《史记·匈奴传》汉文帝遗单于比余。《汉书》作比疎。《广雅》比,栉也。《苍颉篇》靡者为比,麤者为疏。今亦谓之梳。《颜师古·急就篇注》栉之大而麤,所以理鬓者,谓之疏,言其齿稀疏也。小而细,所以去虮蝨者,谓之比,言其齿密比也。皆因其体以立名。又矢括曰比。《周礼·考工记》矢人为矢,夹其阴阳以设其比,夹其比以设其羽。《郑司农注》比,谓括也。又《扬子·方言》比。代也。又《广韵》《集韵》《韵会》□必至切,音畀。近也。倂也,密也。义同。又《正韵》兵媚切,音秘。先也。《礼·祭义》比时具物,不可以不备。《郑注》比时,犹先时也。比,必利反,又甫至反。又《广韵》房脂切《集韵》《韵会》频脂切《正韵》蒲麋切,□音毗。和也。一曰次也,□也。比邻,犹□邻。《杜甫诗》不敎鹅鸭恼比邻。又比蒲,地名。《春秋·昭十一年》大蒐于比蒲。又臯比,虎皮也。《左传·庄十年》蒙臯比而先犯之,后人以为讲席。《戴叔伦诗》臯比喜接连。《朱子·张载铭》勇撤臯比。又师比,胡革带钩也。《战国策》胡服黄金师比。通作毗纰。又《唐韵》毗必切《集韵》《韵会》簿必切《正韵》簿密切,□音邲。比次也。《增韵》比比,犹总总也。《张九龄荔枝赋》皮龙鳞而骈比。《顾况·持斧章》榱之斯密,如鳞栉比。皆读如邲。又《庄子·齐物论》人籁则比竹是矣。李轨读。《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考证:(《左传·庄十年》蒙臯皮而先犯之。)谨照原文臯皮改臯比。

南:《子集下·十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那含切,音男。《说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汉·律正志》太阳者,南方。南,任也。阳气任养物,於时为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谓之南吕何。南者,任也。言阳气尚有任生荠麦也。又乐名。《诗·小雅》以雅以南。《韵会》南亦雅乐名,犹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乐名。又姓。《韵会》鲁大夫南遗。《宋书·律志》班左并驰,董南齐辔。又双南,金也。《范仲淹金在熔赋》英华既发,双南之价弥高。鼓铸未停,百链之功可待。又《翻译名义》合掌作礼曰和南。《淳化帖卫夫人书》卫和南。又《韵补》叶尼心切,音宁。《诗·邶风》远送于南。沈重读。《陆云·喜霁赋》朱明启□,凯风自南,复火正之旧司,黜后土于重阴。

山:《寅集中·山字部》《广韵》所间切《集韵》《韵会》师间切《正韵》师奸切,□与删音同。《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释名》山,产也。产万物者也。《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书·禹贡》奠高山大川。《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周礼》谓之镇。《郑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又《山海经》山分东西南北中五经。南则自蜀中西南至吴越诸山界。西则自华阴嶓冢以至崑仑积石诸山,今陇西甘肃玉门外,其地也。北则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门诸山,是禹贡冀雍两州之境也。东则自泰岱姑射沿海诸境,则禹贡青州齐鲁之地也。见《读山海经语》。又连山,古易名。《周礼·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注〉似山之出内气也。又姓。古烈山氏之后。又公山,复姓。又《集韵》《韵会》□所旃切,音仙《诗·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坚。又《孔子·丘陵歌》喟然回虑,题彼泰山。郁确其高,梁甫回连。○按山在删韵,古转声寒删先通,则非止叶音矣。又叶疏臻切,音甡。《班固·东都赋》吐焰生风,欱野歕[音pēn]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与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见。考证:(《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是为五岳。《郑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谨按是为五岳非尔雅原文。镇名山安地德者也是周礼注非尔雅注。谨将是为五岳改作周礼谓之镇,以起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