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相Metamorphicfacies

浏览

这是芬兰岩石学家P.E.艾斯科拉在1915年发展的一个概念,并在分类学上应用于多种变质岩的分组和分类。他的变质相的正式定义1939年发表于德国;意译内容为“一定的变质相包括在化学和矿物成分之间显示独特和特有的相互关系的全部岩石,通过这种方式已知化学成分的岩石总会有相同的矿物成分,而岩石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反映到矿物成分的系统差异中。”每个相在一定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发育,当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条件超过范围的界限,新相就会发育。

  自从1939年以来变质岩石学领域中的其它地质科学家略微修改了原来的定义。然而,艾斯科拉确定的基本概念仍然有效。至今已承认十三个变质相。每个相都以对其专有的特别的矿物或矿物组合来命名。虽然关于相的精确数目的见解略有不同,但大多数相被所有地质学家采用。每个相由两种主要的变质作用:局部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或区域变质作用之一产生。第二种类型被分为两个亚组,即动热变质作用和埋藏变质作用。前者与地壳的弯曲以及变形有关而埋藏变质作用只由于岩石被埋藏在地球的深处而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