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免疫功能有哪些药物

浏览

慢性肝炎往往有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体液免疫功能亢进,机体处于免疫调节紊乱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合理使用免疫刺激剂和抑制剂,以图提高细胞免疫力,降低体液免疫力。对病毒已整台到肝细胞内,抗病毒治疗无效者,采用免疫调节治疗,可以减轻细胞毒素对肝细胞继续损害。

  (1)胸腺素与胸腺肽:临床常用的胸腺素与胸腺肽是从小牛胸腺中提取的,具有兴奋细胞免疫与调节体液免疫的作用,一般用于重肝与慢肝的治疗。其用法是每次5毫克,每周1~2次肌注,3个月为一疗程。

  (2)抗乙肝转移因子: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中的一种,分子量低、无抗原性。能将特异性细胞免疫从供体转移给受体,起到一种免疫信息作用,其疗效正在观察中。其用法是抗乙肝转移因子2毫升肌注,每日1次,连用3个月为一疗程。

  (3)LAK细胞:据报道,治疗乙肝的e抗原转阴率达57.89%。作用机理尚未阐明。可能为白细胞介素-2激活的人体淋巴细胞群对靶细胞的攻击力强,有利于靶细胞的清除。远期疗效较好,对治疗组病例进行随访半年,e抗原阴转率60%,1年后为83.3%,有人将LAK细胞回输法加上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治疗组的阴转率可达100%。

  (4)左旋咪唑:主要是提高细胞免疫,对体液免疫无影响。当人体的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降低时,用此药物治疗可增强细胞免疫力,每日100~15O毫克1次,每周服3天,停4天,疗程半年以上才见效果,临床上少用。

  (5)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iRNA):采用此药治疗目的是提高慢性肝炎患者的特异性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清除乙肝病毒,中止乙型肝炎的慢性感染状态。其用法是:每周2次,每次2毫克,4~6个月为一疗程。该法能降低表面抗原滴度,促使e杭原转阴,清除病毒。

  (6)强力宁、甘利欣:该类药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而无其它的副作用,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阻止肝纤维化形成,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解毒、抗炎、利胆、抗变态反应作用,对各类型肝炎均可使用,疗效较好。用法用量及疗程见退黄药物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