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待缺铁性贫血

浏览

缺铁性贫血,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贫血,多因慢性消化道失血引起,饮食中铁质不足或吸收、利用铁的能力差,也是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之一,胃切除和胃酸缺乏也能影响铁的吸收。
  我国正常人血红细胞数男性为400万~500万/mm3,女性为350万~500万/mm3;血红蛋白男性为12g%~16g%,女性为11g%~15g%,一般认为男子血红蛋白低于12g%,女性血红蛋白量低于10.5g%为贫血。
  缺铁性贫血症状有四肢软弱无力,食欲不振,皮肤苍白,头昏,耳鸣,记忆力减退,活动后气急,疲劳,心跳加快,心脏搏动增强等,严重者可引起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贫血症状的轻重决定于产生贫血的原因和速度,产生贫血的速度越快,症状越严重;而缓慢出现的贫血由于人体的适应和代偿,症状相对要轻得多。
  治疗的关键是要首先了解造成缺铁的原因,病因性治疗尤其重要。口服铁制剂有硫酸亚铁、富血铁片等。铁制剂对胃肠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饭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刺激症状。
  若不能耐受口服制剂,可用注射铁剂,如右旋糖酐铁,山梨醇铁。注射剂量计算方法是:需用注射铁的mg数=(血红蛋白正常值g/dl-病人的血红蛋白值g/dl)×体重(kg)×3。
  铁剂治疗见效快,待贫血纠正后,为补足体内的贮存铁量尚须继续用药2~3个月,如果经正规治疗用药而疗效不佳者应进一步检查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