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微肥的独特作用?

浏览

微肥是指含有微量元素的肥料。所谓微量元素,是相对于N、P、K等大量元素而言,作物对其需要量很少,但在作物体内参与大多数生理活动,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是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和不可相互代替的肥料。目前应用最多的微量元素有锌、钼、硼、锰、铁、铜。

  作物缺乏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时,生长发育就受到抑制,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严重的甚至绝收。反之,施用过多,又会引起作物中毒,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由此可见,含有微量元素的微肥的作用不可被氮、磷、钾肥所替代,且微肥施用不当,就会限制其它肥料效益的发挥。为提高其它化肥的使用效益,就必须适地、适作物、适量施用微肥,即依据土壤微量元素丰缺、作物需求及敏感性,采用合理施用方法施用微肥,特别要注意因缺补施,不可盲目滥用。

  缺锌主要发生在石灰性土壤,如北方的潮土、褐土、砂姜黑土等,一般用土壤有效锌含量衡量土壤锌的丰缺,当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0.5毫克/千克时,视为土壤缺锌,应补施锌肥。此外,玉米、水稻、棉花、亚麻、甜菜、大豆等对锌也比较敏感,施用锌肥增产效果明显。常用的为硫酸锌

  我国缺硼土壤大致可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南方酸性红壤区,另一个是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物发育的各种土壤。从土壤有效硼含量看,低于0.5毫克/千克则视为土壤缺硼,应补施硼肥。在对硼敏感的豆科、十字花科作物(油菜、花生)及棉花、果树(苹果、葡萄、梨)等作物上,施用硼肥增产明显。常用的为硼砂和硼酸。

  我国缺的区包括北方的黄潮土和黄土发育的土壤及南方的酸性土壤,当土壤有效的含量低于0.1毫克/千克时,应施用钥肥,且应优先用于豆科作物。常用的为钼酸铵。

  缺锰往往发生在石灰性土壤上,当土壤有效锰低于5.0毫克/千克时,施用锰肥增产可达10%以上。谷类作物如小麦、玉米等,施用锰肥效果较好。常用的为硫酸锰。

  我国缺铁土壤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北,一般在土壤有效铁小于10毫克/千克时,施铁有不同的增产效果,对铁敏感的作物主要有多年生果树,如苹果、梨、桃。常用的铁肥为硫酸亚铁和鳌合态铁。

  铜在我国施用较少,当土壤有效铜低于0.2毫克/千克时,建议施用铜肥,目前小麦、水稻上铜肥效果较明显。常用的为硫酸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