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技术

浏览

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技术

  摘要:本文对玉米螟发生的危害,传播途径以及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技术进行了阐述,旨在虫口夺粮,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是利用白僵菌对玉米螟专性寄生,接触虫体使玉米螟发病死亡,通过封垛、田间撒施颗粒剂使玉米螟幼虫发病死亡,从而达到控制田间玉米螟幼虫的目的。

  一、玉米螟的危害症状

  玉米螟以幼虫为害,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3龄后幼虫蛀入茎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杆易折,雌穗发育受阻而减产。蛀孔处遇风易断,则减产更严重。幼虫直接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变质。

  二、玉米螟的发生条件

  一般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一代卵量和被害株率就高。越冬幼虫耐寒力强,冬季严寒对其影响不大,春寒能延迟越冬幼虫羽化,湿度是玉米螟数量变动的重要因素,5月份湿度大对化蛹有利。品种间抗病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 、白僵菌防治玉米螟的技术措施

  1、使用方法

  一是封垛防治在玉米秸秆垛内的越冬代老熟幼虫,减少越冬玉米螟幼虫的化蛹率,达到防治玉米螟危害的目的;二是投撒颗粒剂防治田间玉米螟幼虫于蛀茎危害前,减少田间玉米螟幼虫的危害。

  (1)封垛方法

  在越冬代幼虫化蛹前。封垛时间本县一般在5月1日或提前,也可采取连续调查方法确定当地封垛时间,即发现有越冬幼虫爬出洞口活动,开始封垛防治。用机动喷粉器,在准备好背负式机动喷粉器,在喷粉前向喷粉器药箱内加入白僵菌防治粉,两人一组,一人背负器械,一人协助操作,在玉米秸秆垛(或茬垛)的茬口侧面每隔一米左右(或每立方米)用木棍向垛内捣洞20厘米,启动机动喷粉器,将机动喷粉器的喷管插入洞中,加大油门进行喷粉,待对面(或上面)冒出白烟时或当本垛对面有菌粉飞出即可停止喷粉,再喷其它位置,如此反复,直到全垛喷完为止。封垛后僵虫率达70%以上,田间防治效果60%以上。防治成本亩1.20元。投入产出比1:20以上。

  (2)田间使用方法

  在玉米的喇叭口期,幼虫蛀茎前,我县大约7月上旬,刚刚孵化的玉米螟幼虫大多集中于心叶中危害,心叶的温度、湿度适宜白僵菌的生长和繁殖,撒施颗粒剂便于接触虫体,因此杀虫率高、效果好,用白僵菌颗粒剂,投撒于玉米心叶内,防治效果好于封垛,但费用高,适用矮秆玉米。

  2、注意事项

  (1)为保证防治效果,秸秆垛(或茬垛)必须喷透,不漏垛。

  (2)由于白僵菌对家蚕柞蚕染病力强,蚕区切勿使用。

  (3)由于人体接触白僵菌粉过多,会产生过敏性反应,施用时注意皮肤的保护,如带上口罩、手套,脖子系上毛巾等。

  由于积极推动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技术,使我县玉米螟发生面积大大降低,防效达到70-75%,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