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套种小甘露种植技术

浏览

玉米套种小甘露是弥渡县推广的粮菜间套种模式之一。小甘露,又名宝塔菜,螺丝菜,属唇形科水苏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管理简单,而且弥渡县上市时间为12月20日至2月5日,能补春淡。售价平均4元/公斤,亩产量1000~2000公斤,可亩增产值4000~8000元。玉米地套种小甘露技术,可有效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一、品种选择

  弥渡县小甘露栽培用种,一般选用中到大个的地下块茎做种。连续种植2年后,从文山引种更新换代,一般每亩用种量15~20公斤。

  二、小甘露的种茎贮藏和育苗

  留种用的小甘露地下块茎或买回的异地种茎,到下一季播种有5个多月的间隔时间,为防止芽过早萌发,在这一段时间内要做好沙藏层积处理。方法是:用手握能成团,手松能散程度的湿润细沙(或细土),按50公斤细沙(或细土)+5%毒死蜱颗粒剂300g,混拌后做盖种土。在房前、后或屋旁边的阴凉、避风、避雨处挖一个大土塘。在塘内,放一层种茎,盖一层沙(或细土),最外层盖30㎝厚的细沙(或细土),以做到保湿、不透风、不透光和防虫害。遇到雨天,在层积塘上面覆盖薄膜遮挡雨水,雨过后拿除薄膜,以达到自然的通风、透气。

  进入7月份,可陆续进行小甘露育苗。以净墒面宽1.3m,埂宽30㎝做苗床地。提前翻挖晒垡,细碎土垡后,理平墒面。开浅沟,深约5㎝,宽10㎝,按5~10㎝株距,将小甘露生长点朝上紧密排于沟内,把下一沟的开沟土覆于上一沟的种茎上,厚约4㎝。注意覆土不能严实,必须将小甘露块茎尖的生长点露在外面,然后浇透水,最后盖上遮阳网防日光照晒。

  2.4d,小甘露块茎尖生长点变绿后,这时拿除遮阳网,让其自然生长。之后适时补充水分,25d后就可陆续进行移栽。

  三、茬口安排

  小甘露移栽时间是7月25日至8月25日。

  四、套种规格

  玉米种植采用单墒面、双行、单株露地栽培方式。栽植墒面按1.1m规格开沟理墒,净墒面宽70㎝,沟宽40㎝。在墒面正中开33㎝宽的播种沟,然后在播种沟内两边,各种植一行玉米,以20㎝株距,用桩点播玉米种子,每桩处点播1~2粒种子。套种移栽小甘露时,在玉米栽植墒面上,栽植沟的左右两边,按35㎝株距挖小甘露的移栽定植塘,每墒面栽两行小甘露,保持株行距35×55㎝,每亩栽1800—2200株。最后将小甘露秧苗栽入,每塘栽1苗,浇足定根水。

  五、田间管理

  玉米采收后,小甘露活稳时,拔除玉米残桩,亩用普钙50公斤+尿素10公斤+3%辛硫磷颗粒剂3公斤,混匀后撒于小甘露四周,全田松锄1遍,去除排水沟,理平全田墒面。晒2d后,浇透水,追小甘露提苗肥和防治地下害虫的为害。小甘露发棵时,亩用复合肥10公斤+尿素8公斤对水浇施,追小甘露发棵肥。小甘露封垄后,亩用复合肥25公斤+5%毒死蜱颗粒剂5公斤混匀后撒于小甘露四周并泡透水,追块茎膨大肥和防治地下害虫的为害,此时,小甘露也进入了地下块茎迅速生长、膨大期,需水量大,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其余时间,根据植株有缺水症状表现时及时浇水。

  六、病虫害防治

  小甘露幼苗期,亩用50%硫磺悬浮剂160g对水60公斤喷雾预防小甘露的白粉病和灰霉病。在小甘露封垄后,亩用25%乙嘧酚80g,400g/L嘧霉胺80ml,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40ml,分别对水60公斤交替喷雾2~4次,防治小甘露的白粉病、灰霉病、夜蛾和蝶类幼虫的为害。

  七、收获

  小甘露收获:进入12月份以后,小甘露下部叶片开始变黄,植株茎杆也开始变黄至叶片全部变黄、干枯的这一期间内,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行情,选择最佳时间进行收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