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盐(NO2-)——水产动物致病根源

浏览

1. 亚硝酸盐(NO2-)的来源

硝酸盐是氨转化成硝酸盐的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这一过程中,一旦硝化过程受阻,亚硝酸盐就会在水体内积累。这种情况在对虾、河蟹育苗过程中经常发生,如河蟹Ⅰ期蚤状幼体对NO2-—N的要求含量必须控制在0.2㎎∕L以下,若超过此量将导致幼体大批死亡。

2.亚硝酸盐的控制标准

根据现有文献,亚硝酸盐的毒性依鱼、虾、蟹种类和个体不同而不同,因此,对各种鱼、虾的安全浓度差异很大。为确保鱼虾蟹(尤其育苗期)的安全,建议将亚硝酸盐含量必须控制在0.2㎎∕L以下。

3.亚硝酸盐的毒性

当养殖水体中存在亚硝酸盐时,鱼虾类血液中的亚铁红蛋白被其氧化成高铁红蛋白,从而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鱼类长期处于高浓亚硝酸盐的水中,会发生黄血病或褐血病。亚硝酸盐在水产养殖中是诱发暴发性疾病的重要环境因子。

当水中亚硝酸盐达到0.1ppm时,鱼虾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逐渐丧失,会造成鱼虾慢性中毒。此时鱼虾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躁动不安。

当亚硝酸盐达到0.5ppm时,鱼虾某些代谢器官的功能失常,体力衰退,此时鱼虾很容易患病,很多情况下鱼虾暴发疾病而死亡,就是由亚硝盐过高造成的。亚硝酸盐过高可诱发草鱼出血病。鳗鱼亚硝酸盐中毒时鱼体发软,胸部、臀部带浅黄色,肝脏、鳃、血液呈深棕色。对虾中毒时,鳃受损变黑,导致死亡。

4.怎样防止亚硝酸盐过高

(1)定期换注新水。

(2)保持养殖池或育苗池长期不缺氧,经常使用“长效粒粒氧”。

(3)少施无机氮肥,高温季节经常施用“增肥改水素+藻类生长激活素”。

(4)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如“EM原露、合生素、光合细菌、利生素”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