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鲫鱼提前预防谨防疫病发生

浏览

鲫鱼疫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对于细菌性鱼病(赤皮、烂鳃、肠炎等),每15天每公斤用1毫克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寄生虫性鱼病,每月进行1次,每次每公斤用0.5毫克硫酸铜+0.2亳克硫酸亚铁合剂溶水泼洒,主要防治车轮虫、鳃隐鞭虫等原生动物寄生虫和中华鳋病。用每公斤0.3~0.5毫克晶体敌百虫或农用敌杀死(用量为每自水深1米用药6~10毫升)全池泼洒,用于防治池塘中锚头鳋、中华鳋等寄生虫幼虫。小面积主养池,可在发病季节每半月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0.3毫升,大面积鲫鱼混养池,可在鲫鱼生长季节,在食场周围进行敌百虫挂篓(袋),每月1~2次,每次连挂2天。

在养殖中,出现患病征兆时,及时观察检查,确诊后一次性全池泼洒0.5毫升90%晶体敌百虫、0.1毫升硫酸亚铁合剂。对于继发性鲫锚头鳋病(或已多次使用敌百虫的池塘),可改用农用敌杀死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水深1米用6~10毫升。

鲫鱼经过产卵繁殖、鳞片脱落后,鱼体有所损伤,加上寄生虫侵袭,极易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应及时进行防治。具体防治时,如先发生寄生虫类疾病,应采用外消二氧化氯、生石灰、二溴海因等杀虫,同时结合内服氟苯尼考、诺氟沙星1~2个疗程来防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