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常见病白底板病病因症状防治方法

浏览

甲鱼白底板病,又称出血性肠道坏死病,是近几年来对外塘甲鱼养殖业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生往往很难控制,如不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可造成大面积死亡。

一、病因

由嗜水性单胞菌、迟钝爱德华氏菌、大肠杆菌、假单胞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等引起,病毒病原分类地位尚不明确。初步认为,病毒病原为原发性感染,细菌性病原为继发性感染。当出现下列情形时此病易发:(1)投喂不新鲜的饵料,饲料营养成分单一;(2)养殖环境恶劣或发生剧烈变化,如亚硝酸盐高、氨氮高等;(3)外塘甲鱼吃料量太大使肝脏负担太重排毒不好,形成脂肪肝或肝病变,造血功能严重低下,甚至不能正常造血引起;(4)从外地引入带病的亲、幼甲鱼均可导致该病的发生。

二、流行及危害

发病高峰季节一般在5~8月份,主要危害外塘幼、成鳖,特别是温室甲鱼出池放养到池塘的发病率较多。

三、症状

1.病甲鱼体完好无损伤,底板大部分呈乳白色(也有底板呈浊红色),偶尔个别布满血丝,呈极度贫血症状;

2.病甲鱼活动能力减弱,出现厌食、吐食、消化不良,浮于水面,不下沉水底,静伏于食台或岸边(即所谓的“爬坡”),极易捕捉。

3.内部解剖:(1)大部分内脏器官均失血,肠炎、结肠炎、肠管充气、空乏无血色发白;(2)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出血、淤血、糜烂,肠道无食、坏死;(3)肝呈灰黑色或土黄色,有的点状充血、糜烂,胆囊肿大;(4)生殖器官严重充血,卵巢呈暗紫色出血状。

四、预防

1.严格检疫:外购甲鱼需注意入池前的消毒及水质的管理,应采用新威特1ppm+维他新宝1ppm全池泼洒。

2.温室甲鱼在出外塘前,必须进行预防白底板病,每公斤饲料内服清可利5克三天为一个疗程能够抑制发病。

3.养殖过程中应注重调理肝脏机能及免疫力的提高,每公斤饲料添加保肝宁+免疫王或甲鱼多维各5克。

五、治疗

1.对发病的甲鱼需彻底检查以便对症下药,忌大量换水,采用金碘1.5ppm全池泼洒。

2.第一天减少投饲量,一般减少30%,病重的减少50%,造成投药饵时甲鱼抢食,吃到含药量高的饲料。

3.每公斤饲料内服清可利8克+福必富5克,连用3~4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