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鱼苗培育池中小龙虾的保护和利用

浏览

生产实践中,鱼苗培育池中往往自然存在大量的淡水小龙虾,通过采取一定措施可实现小龙虾与鱼苗共生,增加鱼塘收益。

1、鱼苗池养殖条件较适合螯虾生长。 鱼苗养殖池一般面积0.2公顷左右,土埂、坡缓、水深1米以内,利于虾的自由迁徒,鱼苗饲养管理细致、剩饵、饵料生物及有机碎屑含量丰富,正好为虾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2、小龙虾的习性决定能与鱼苗很好共生。小龙虾属杂食性夜行底栖动物,行动缓慢,昼伏夜出,主食人工饲料、有机碎屑、腐质植物嫩茎叶、底栖生物、浮游动物。喜攀爬,有生殖掘洞习性,生长靠蜕皮完成,蜕皮时无法行动和自卫,鱼苗池刚好能提供上述条件,蜕皮时无需躲藏和躲藏敌害生物。一般鱼苗池都存放有沤制的嫩蒿、草堆,那里不但有丰富的饵料生物,还有大量的腐枝烂叶,日常向水体中投喂的豆浆和饲料也有大量残留于水中,正好为小龙虾提供了可靠的食物。实践表明,小龙虾是鱼池中残饵及“垃圾“的很好清扫工。小龙虾虽长相凶猛,但因其行动缓慢,无法捕食到行动敏捷的鱼苗,这一点已被国内许多学者实践验证。

3、鱼苗池小龙虾量的控制.尽管小龙虾不能对鱼苗构成直接伤害,但也不是越多越好,鱼苗与虾混养时要控制螯虾的一定数量,多了应适当捕出,不足时应适当补放。

4、鱼苗拉网前后的注意事项.拉网时对塘中的虾进行适量捕捉,降低池中虾的密度,特别是大虾。鱼虾共生塘的鱼苗拉网,应注意收网后迅速将鱼苗和虾分开,以免虾用螯钳伤鱼体。

5、鱼苗螯虾共生效果。实践表明,只要按正常的鱼苗饲养程序养殖,密切关注鱼苗和虾的生长,适当控制虾的密度,并采取每10天为捕捞周期,及时将符合规格的虾捕出,保持池中虾的合适密度,在不增加总投入的情况下,每亩可净产小龙虾60kg左右。

6、加强管理。鱼苗养殖、施肥投饵较多,水质易富营养化,因此易产生鱼病,要特别注意水质管理。鱼苗一旦患病,用药时对消毒剂无特殊要求,而杀虫剂应选对小龙虾无害的中草药或阿维菌素类药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