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越冬注意事项

浏览

越冬期如果不投喂饲料,鱼体代谢所需能量完全来源于体内贮存的营养物质,致使鱼体组织和体液的生理生化指标明显异常。长期饥饿的鱼,在越冬后的摄食及恢复过程中,鱼体消耗过大,尚缺乏接受大量食物的准备,补偿生长的机理会被打乱,从而影响鱼类正常生理功能,鱼体对环境的变化和病原体入侵的抵抗力也大大减弱。

一、 越冬前做好准备

鱼类在越冬期间,维持活动和新陈代谢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脂肪的转化。在饥饿状态下,机体会优先利用碳链较短、不饱和性较低的脂肪酸,而体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则存留较高。因此,越冬前配合饲料中应该增加脂肪含量,特别是低熔点脂肪含量,帮助鱼体储存能量和安全越冬。专家通过研究认为,判断鱼类能否安全越冬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体内脂肪必须要达到体重的4%以上。因此,在10月中旬以后,当鱼体快速生长期结束时,饲料要以能量物资为主,以增加鱼体脂肪,同时要注意原料的新鲜度,停止添加动物性的油脂;做好鱼体保肝处理,增加鱼体能量储存,并尽量延长投料时间,缩短鱼池停料时间。除了饲料,在池塘方面,选择用于越冬的池塘要求避风向阳,池塘无漏水渗水现象,水深保持冰下有1.5米以上,池底淤泥浅,有机物少。另外,越冬密度应降低,重视池塘水质,越冬前有条件的鱼池要按照1/3-1/2的比例换水,之后对鱼池进行一次杀虫、消毒、调水工作,以确保鱼体表无寄生虫、无外伤,水体肥度适中。

二、越冬期间坚持饲料投喂。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气候差异极大。对于南方一带,应在越冬期补充投喂、加强管理,这样不仅能使鱼体稍有增长,还能保持健壮的体质,有利于缩短养殖周期,第二年提早上市。如果越冬期间不投喂或投喂不足,就会迫使鱼体为维持新陈代谢大量消耗自身贮存的营养物质,从而不同程度地削弱鱼体体质。翌年,鱼体恢复就慢,抗病力差,直接影响到鱼种成活率和成鱼养殖产量。因此,要做好越冬期间的饲料投喂,具体方法如下:水温10-15℃时,日投喂1-2次,投喂量约占吃食鱼体重的0.5-1.0%;水温降到10℃以下,可以每隔4-7天根据塘中吃食性鱼的体重,适当投喂一次。


相关文章